SA8000对广东外经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SA8000的含义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是1977年由美国CEPAA(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管理系统等9个方面。制定者声称:“该标准是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宪章(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而制定的,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都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SA8000颁布后,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快获得了广泛支持。一些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麦当劳等为了避免品牌形象受到影响,已经纷纷加入这一运动,它们不仅自己制定社会责任守则,而且要求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均要遵守这些守则,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中国、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先后成为该运动的焦点地区。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投资和采购力度的机遇,我国企业受SA8000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影响最大的是纺织业、服装业、玩具业和鞋业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行业。因此,在中国受SA8000影响最大将是珠三角地区,最应引起警戒的也是珠三角地区。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生产条件很难达到SA8000的要求,特别是珠三角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潜在的风险很大。最近,作为中国传统轻工业产品进口国的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贸易组织,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等公认标准的认可,否则要联合抵制其进口。如果欧美国家全面强制启动SA8000机制,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对珠三角一些专门做欧美国家产品出口的企业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为此,有必要关注和研究SA8000认证对我国、特别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制订相应的对策

   二、SA8000在广东的进程和发展态势

   SA8000强调保护企业内部劳工的权利,其标准广泛涉及不用童工、不得强迫性劳动和惩戒性措施、要求工作环境保持健康、安全等9大方面。SA8000虽然适用于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但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SA8000也更频繁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里,如果企业没有取得SA8000认证或存在违反SA8000要求的行为,将被停单、撤单,失去出口订单。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企业已收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采购商要求其产品达到SA8000标准的通知,这必将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从另一侧面来看,这一背景正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被迫积极申请SA8000认证的出口企业数目、行业范围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一)、SA8000广东的进程和发展态势

   截至2004年5月20日,我国共有56家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其中广东最多,有 31 家。我国企业认证SA8000的情况见表1;具体广东的哪些公司通过了认证,见表2。

中国认证SA8000的企业名单

已通过 认证企业总数 所在行业
饰品 服装 化妆品 五金 家居用品 电子 家具 鞋业 玩具 包装 纺织 地产 珠宝钟表
广东 31家 深 圳 12家       1   2     6 1   1  
东 莞 11家   3 1 1 1 1     3       1
广 州 2家     1   1                
珠 海 2家 1         1              
佛 山 1家 1                        
中 山 1家                 1        
台 山 1家   1                      
鹤 山 1家         1                
汕 头 1家     1             1      
  未知                            
山东5家 青 岛 5家               2         3
上海4家 ―― 4家   2               1 1    
天津1家 ―― 1家         1                
湖北1家 武 汉 1家             1            
河北1家 承 德 1家         1                
香港6家 ―― 6家   1 1           1   2   1
澳门2家 ―― 2家   2                      
台湾3家 ―― 3家 1   1 1                  
合计 总数 56家 3 9 5 3 5 4 1 2 11 3 3 1 5
% 100 5.5 16.4 9.1 5.5 9.1 7.3 1.8 3.6 20 5.5 5.5 1.8 9.1

表2:2004年5月20日广东企业通过SA8000认证的情况表

名称 地址 市别 行业 产品范围
南海沥水百利连皮具有限公司 广东南海沥水胜利区 佛山市 饰品 皮具生产与销售
华曼国际贸易公司 华来手袋厂 珠海红旗区洪安路8号 珠海市 饰品 生产各类包、袋
东莞新艺服饰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丘头镇天新第一工业区 东莞市 服饰 服装生产
常盛制造企业 广东省东莞市石牌镇岩弄村 东莞市 服饰 生产帽类及时装配饰
学伦(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市长安镇金霞管理区河西工业区 东莞市 服饰 生产内衣
台山花样服装有限公司 广东台山市台城镇桥湖路289号 台山市 服饰 服装生产和销售
东莞古堡路工业有限公司 化妆品 生产化妆品用塑料盒
恒威金属塑料(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宝安区观谰镇新天工业区2区 深圳市 化妆品 化妆镜及日用品
诺威利(广州)香料有限公司 广州市TETDD 东段红明路281号 广州市 化妆品 生产及销售香精香料
协和相机HG 电子厂 龙岗,横岗工业区189号 深圳市 电子产品 生产APS, 35毫米, 单用数码相机
东莞韵律电子塑料有限公司 东莞虎门镇北闸区夕方村蚌岗工业区 东莞市 电子产品 生产安全感应器,遥控玩具车组装印刷电路板
NSD/NSG/福克斯空网络系统分部/网络系统集团 东环路2号 未知 电子产 网络通讯设备路由器,转换器的生产
珠海SMH 制表有限公司 珠海市景町港湾路金星街 珠海市 电子产品 机械,电子配件及系统的设计,加工,装配及销售
好花工艺(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市葛坑工业区下陈岗村 东莞市 日用品 蜡烛,浴盐及干花的生产
广州金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广州白云区河边   日用品 金属线及日用品的生产
鹤山兰苑五金塑料 鹤山市亚窑镇石斛工业区 鹤山市 日用品 塑料产品,浴室礼品的生产
摩百可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龙岗平湖镇横岭二街32号 深圳市 工业设备 设计制造热电冷却器, 温箱及便携式压缩冷却器
阿斯卡表(东莞)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黄江镇天新MGT 区 东莞市 珠宝,钟表 生产钟表,人造珠宝
璀璨德威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龙岗区布吉上里朗村茶山工业区 深圳市 包装 生产塑料包装产品
汕头宝马综合加工有限公司 汕头升平区大学路德津工业区津浦路3号 汕头市 包装 设计制造箱包
深圳高科 深圳市南山高科工业村 深圳市 房地产 物业管理
Bingo 玩具厂 深圳龙岗县平湖镇山哈工业区 深圳市 玩具 生产金属及塑料玩具,电子表及塑料部件
布朗尼玩具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宝安区公明镇塘尾村第一工业园 深圳市 玩具 生产销售玩具
嘉能玩具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石歧布云里98号3楼-4楼 中山市 玩具 生产销售塑料玩具,布玩具及发饰
东莞艺华玩具有限公司 东莞市大塘镇佛新区 东莞市 玩具 生产毛绒玩具
发富玩具厂 深圳市宝安沙井芙蓉工业区 深圳市 玩具 Toys 生产毛绒玩具(注塑,喷塑,衬印及包装)
普宁彩仑玩具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普宁县廖园镇里口乡 揭阳市 玩具 设计,生产,销售塑料及电子玩具
三山玩具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龙岗区布吉镇中豪工业区C6区 深圳市 玩具 生产塑料及填充玩具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荃丽金属&塑料玩具有限公司 玩具 生产玩具
深南星玩具制造厂(中国) 深圳龙岗区平山第二工业区第13区 深圳市 玩具 生产塑料及填充玩具
超艺玩具有限公司 东莞市清溪镇三中区景岭工业区 东莞市 玩具 设计,生产,销售毛绒及填充玩具
Tri-Uni金属塑料玩具 东莞凤光莞景头工业区 东莞市 玩具 玩具生产

说明:本表是作者从国外的某一机构的内部资料整理而成,因为原资料全为英语表述,中国的地区和公司名称大都以用拼音表述,笔者在从拼音翻译为中文时难免出现错误,凡误译者请以原表中的英文表述为准.

   (二)、SA8000在广东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当前在广东受到采购商压力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厂,如纺织服装厂、玩具厂、体育用品厂及鞋厂等,同时,这一趋势正迅速扩展到整个消费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家具业和食品业。很多跨国公司公开表示将采用SA8000标准,鼓励供应商和合约工厂申请SA8000认证,一些公司还要求合约工厂制定实施SA8000标准的时间表。也就是说,现在推动SA8000在在广东实施的主要是这些跨国公司。此外,国内外的相关利益机构也意识到了开展SA8000认证的咨询和服务工作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因此纷纷走上咨询服务前台,进一步地推动了SA8000认证在广东的步伐。

   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不少机构是利用国外和香港的认证中介机构名义在开展认证活动,还有国内的大批认证中介机构也在争分一杯羹,包括目前国内外的很多机构在各地开展的SA8000培训、报告会等有偿活动,他们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扰乱经济秩序、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和漏税等一系列的非法行为。在最近的很多报告会上,笔者发现主办者为了笼络客户,请了不少“某某国外公司”的“什么人”作报告,他们大多是假洋鬼子,就由于咨询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他们所介绍的内容往往更是片面和歪曲的。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境外的相关机构已经想尽了很多办法,多途径多层面地有意地在误导我国企业对SA8000的理解,以达到他们的目的。目前很多地区还引发了多宗由于这些机构的非法经营性导致的法律纠纷。

   SA8000在广东的快速推行,主要的力量来自于跨国采购商,同时国际认证机构和大批国内认证中介组织意识到了SA8000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将带来巨大的认证市场,因此推波助澜把SA8000尽量地美化炒作。境外的认证机构、中介公司在国内的直接经营活动和进口商的某些有偿“人权查厂活动”属非法活动,他们的认证和培训活动普遍存在扰乱市场秩序、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和漏税等现象,有关部门应予以狠狠的打击,从而挫伤他们在华的嚣张气焰。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反对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但是,经济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同步。而且由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还主要由发达国家所影响或左右,而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会是劳工标准的积极推动者。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某种形式的挂钩或联系,将是一个可能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执行我国劳动法中的劳工标准。社会责任标准作为一个工具,可以填补商业活动和西方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空隙,通过对工作现场的独立审核,讲究社会责任标准(这里所指的社会责任标准不是SA8000而是统称)可以帮助公司展示其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和相关承诺。

   在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消费者开始感觉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自私、不负责任的组织,从而不愿购买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这就给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注重社会责任也帮助我国企业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真实的了解社会的具体需求,并能够加快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实行十六大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举措。

   三、SA8000在广东推动的主体行为分析

   市场作为各类交换关系的总和,无论以实物市场的形式,还是以无形市场的形式体现出来,总离不开市场上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利益的均衡。SA8000认证与咨询市场的跳跃式发展的背后实际是跨国公司、欧美国家政府、SAI及其标准认证机构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强力推动的结果。

   (一)、跨国采购公司积极推动SA8000认证的行为分析

   积极推动和实施SA8000标准的跨国公司认为,通过SA8000认证对跨国公司有很多战略利益。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公司制定供应商社会责任守则,需要建立内部监督体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直接采用SA8000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监督成本,同时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实施SA8000标准将大大地提高公众和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工标准的信心。公司越大,知名度越高,人们更加关注它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于供应商来说,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劳工标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SA8000标准是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吸引客户和进入新的市场的一个机会。实施SA8000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不同劳工标准和社会要求的成本,因为SA8000标准可以代替其他类似标准和守则。SA8000标准可以让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有利的地位,对社会和道德标准的明确承诺对优秀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公司对雇员福利的承诺将提高雇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而且有利于改善客户关系,维持忠诚客户。

   2004年3月下旬,凭借2590亿美元营业额,零售巨头沃尔玛第三次被评为美国500大公司第一名。然而,2月9日,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The National Labor Committee)等机构发表了一份报告,指责沃尔玛供货商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合艺电子塑胶制品厂和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秦氏企业手袋厂违反劳工标准,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克扣工人最低工资、非法强迫工人加班等情形。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发表了其记者到该厂实地调查的报道,但是两者都把矛头指向了沃尔玛,指责这家企业将自己的巨额利润建立在这些“血汗工厂”对劳工的压榨前提上。

   谁都知道,正是依赖“采购价一低再低从而取得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沃尔玛只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家小型家庭百货店成长为《财富》500强第一位的商业航母。采购价一低再低的背后必然是供应商利润空间的减少,而供应商为了保证利润和继续生产势必减小各项生产成本,将损失转移到生产工人头上,降低劳动力成本。按照这种逻辑来看,生产工人受压榨的源头的确来自沃尔玛。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副教授Mary.Gallagher在解释其间的逻辑联系时说,虽然供货商与沃尔玛仅是采购关系,但前者所雇佣工人的过低待遇,与沃尔玛的“采购价一低再低”策略很有大关系。目前沃尔玛已经没有自己的工厂,商品都是从全球采购来的,并且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低价,再低价”的工厂。与此同时,沃尔玛却要求“供应商应遵守其营业地的地方及国家法规,提供雇佣合理的工资及福利”,并声称,将会运用自身的影响力改善当地的工作条件,如发现供货商没有遵循当地法律和沃尔玛标准,沃尔玛会终止与其合作关系。这种既要低价又要社会好评的要求本身就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实际操作中沃尔玛宁愿选择前者抛弃了后者,这才有上面所述的这次新闻曝光的原因。另外,沃尔玛虽是世界上最大的雇主,却没有设立工会架构。曾亲临合艺厂采访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说,沃尔玛在美国及全球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企业。争议的焦点就包括劳工问题,比如说,在美国乃至全球,沃尔玛迄今拒绝为其130万雇员建立工会的要求,并为此遭到美国劳工机构的近30次投诉。不幸的是,沃尔玛把这个“坏习惯”也带到了中国。现在在美国本土针对沃尔玛超时工作的诉讼大约40起。为了保持成本低,沃尔玛严格控制着工资和升迁,但沃尔玛的离职率高达50%。沃尔玛挑选和培养经理人时非常仔细,这部分人只占雇员人数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员工不大可能得到升迁,沃尔玛或许认为基层员工流失并不会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因此,推动SA8000普及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来自活跃在世界各地、占据了世界经济半壁江山的各类跨国公司。最终获取最大受益的也是这些跨国公司。

   (二)、欧美国家政府默认及支持无形中成为推动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强制实施SA8000认证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远离了传统的竞争领域,但却牢牢占据着价值链前端的诸如技术、研发、品牌等环节,他们不仅改变了竞争的领域,而且改变了竞争的规则。如在企业社会责任、反倾销、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一些欧美西方国家早已通过世贸组织制定了严密的规则。面对这些障碍,发展中国家想在价值链前端提升竞争力只能是可想却不可及。SA8000的出台可以说是欧美西方国家的民间机构做了一件政府很想做的事情,是欧美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一次改变竞争规则的重要举措。

   据2001年1月6日《华尔街新闻》报道,美国克林顿总统拨款390万美元用于改善劳工标准,有5家非政府劳工组织获得这批政府拨款,其中SAI获得最大的一笔拨款100万美元,指定专门用于SA8000在中国和越南的推广。很显然100万美元对SAI这样的机构来说是笔大的资源,美国政府这次对该类非政府组织拨款也是不寻常的。最近几年,不少政府官员频频在SAI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上讲话,要求SAI能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为美国和政府作出更大的贡献.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政府于2003年底又给SAI拨了一笔不菲的开拓经费,重点也是开拓中国的市场.政府的支持无疑将对SAI推广SA8000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至少可以说明是美国政府在背后推动SAI掀起SA8000在中国的波澜。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的时期,美国各界对SA8000的重视可能将越来越大,而SA8000体系的最隐蔽、最难以对付的利器是它要求企业在首先符合该国所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认证SA8000,按我国目前的情况,能适用于企业的规章何止万多种,只要有那种即使是很小的情况不符合法规,便等于不符合SAI,所以

      我国企业的实际是难以适应SA8000标准有关内容要求的。如果SA8000在中国广泛实施,根据SA8000的机制,SA8000将有可能成为美国限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最好工具,操作起来它比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更加方便,也更加显得仁义、仁慈并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也更加不会引起他国的强烈反对。

   (三)、SAI的另类经营行为分析

   我们奇怪地发现SA8000在世界的推行工作,主要不是来自于SAI的努力而是跨国公司在强制之,SAI因为与美国国际人权委员会的“亲缘关系”,一般倾向于对外低调,尤其在中国,美国国际人权委员会每年对中国人权的无理取闹的比手画脚已经令中国人非常厌烦,其对人权双重标准的态度更令人感觉到其假惺惺背后的阴谋丑陋。另一方面,毕竟SAI是一个小公司,不过是巧妙地找到了以人为本的卖点罢了,但SA8000始终还未成为ISO标准,所以其说话的分量在国际社会上还影响不大,对SAI来说把SA8000迅速转化为ISO标准才是其当前重要而迫切的事情,与此同时,SAI却意外地发现了跨国公司也积极地披着仁义道德的外衣在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的,因此SAI也乐意鼓动跨国公司作为推行SA8000的排头兵。

   据了解,SAI及其相关的认证机构已经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深圳、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并聘请了一批专职和兼职人员,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正在积极地推广SA8000的进程并密切地注意SA8000在世界各地及中国的推动情况及进程,并大量地收集我国外贸企业的相关情报和负面素材。

   四、广东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后不敢宣传的原因透视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形:虽然广东已经有这么多的企业获得认证证书,而社会正在对SA8000讨论热烈的时候,竟然没有一家企业对外宣传,就连当地政府和媒体也不知道究竟本地区有多少企业和哪一家企业已经获得了认证证书。笔者在调研时找过已经通过认证的企业了解情况却屡遭拒绝,在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协助下,终于与通过认证的十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了解了一些真实情况,发现了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却不宣传的原因,整理如下。

   (一)、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却不宣传的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讲,各企业不宣传的原因各不一样,初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证经营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由于SA8000不是国际标准,因此就没有与各国包括我国的政府建立对话的基础和平台,我国政府也完全没有理由去承认SA8000。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没有一家SA8000认证机构的原因。国内的企业如果要取得这个认证,必须向国外具有SA8000认证资格的9个认证机构或其代理机构申请,但问题是这些认证机构及其代理机构(通常是香港公司)在我国开展认证经营活动的合法性问题,他们大都存在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和漏税等非法活动。因此,当这些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经营活动时一般都低调进行。

   2、认证环节复杂,申请认证的企业虚报材料 SA8000的9个内容虽然不是高不可攀,但根据《SA8000:2001》版本的内容,SA8000条文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对各方面都很具体很细的规定。由于可申请SA8000认证的机构涉及各种行业和领域,每家申请SA8000认证的企业的特点、管理结构等相关情况不一样,各个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建立体系的方法和过程也就理所当然不尽相同,因此就不会有不同企业的完全相同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存在,因此SA8000的具体条文也无法对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每个细节作出硬性的规定,这也就为认证机构对认证的具体要求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也为申请认证的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的模糊和麻烦。不同的认证机构的认证要求也有些差别。

   另外在广东,很多公司申请认证前先委托认证咨询公司协助制作各种文件材料,这些咨询公司熟悉SA8000的认证操作条件,又与认证机构有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只要企业多给咨询费,即使条件不够也往往可以包装取得认证,那么一旦认证通过后就自然不敢对外宣传,因为万一出了什么差错是关系到企业的订单和饭碗问题。

   3、认证费用高企,瞒骗企业规模认证费用与企业的规模挂钩,且通过认证的企业在认证证书到期之前,应重新提出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受理后,重新对企业进行审核,即换证审核。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监督审核,每3年需申请复审延长一次。每个环节企业都得付钱,目前据笔者了解,认证公司收取每个通过认证的企业大约9千美元(以300人的工厂为例),延期另行收费。咨询公司声称每个公司收取大约10万港币,但实际上咨询公司实际收到的钱远不止这个数。因此对企业来说报小规模,少点花费,也就不便宣传了。

   4、宣传与不宣传跟订单没关系,为少惹麻烦就不宣传。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申请认证大都是跨国收购公司要求的,申请认证的过程也往往是该跨国公司协助的过程。通过了认证已经意味着收购方的满意,企业在国内宣传与不宣传跟订单没关系,只是跨国收购公司拿着这些通过认证的标志对目标市场客户的宣传和交代。

   5、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化程度达不到要求 SA8000认证要求公司最高管理者应公开作出愿意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建立、实施和维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确保持续改进社会责任表现的承诺。这样企业的相关部门的领导才能围绕建立SA8000而相互间进行协调。其次,企业最高管理者还应任命企业的高层经理担任管理代表,并授权其组建SA8000工作组,工作组成员要广泛来自企业的各个部门,如采购、生产、销售、安全、人事、行政、会计等部门的管理人员,工作组成员在开展工作前应接受有关劳动法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以及SA8000标准方面的培训,充分了解标准、法律和法规的要求,积极地向全体员工进行有关社会责任的宣传,全面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协助工人推选出工人代表,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企业的社会责任政策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署后,应该向全体员工传达并付诸实施,政策文本应该是可方便被公众获取。SA8000还鼓励企业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当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表现提出质疑时,要求企业应及时调查、处理并作出回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达不到这种社会责任民主化程度,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外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怕宣传SA8000的规定,怕工人的权利大而影响他们的集权管理,因此就不对内外宣传了。

    (二)、广东企业通过认证却不宣传的启示

   1、从认证行为看,企业申请SA8000的认证是被迫多与主动,在笔者的调研视野中,几乎所有已经认证的企业都是被迫的,即“不通过SA8000认证就断单”的情况下在跨国收购公司的指引和协助下申请认证。其中认证费用的高企、认证手续的烦琐和认证后要投入继续保持SA8000政策的连续性等因素也是企业不愿主动认证的重要原因。

   2、从广东的现实情况看,企业要按SA8000的要求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还有一定的难度,SA8000要求应保证长期的社会责任政策的连续性更不容易。

   3、SA8000的9个内容虽然不是新鲜事物,也不算高不可攀,但对于在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平等竞争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稍为处于有点优势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实行同种社会责任标准,就显得不太公平,把这种还不是国际标准的体系与国际贸易挂钩强行要求就更加不应该。因此SA8000推出以来就遭到很多国家和企业的反对。SA8000既然不是国际标准,即使在跨国公司的大力推动下,要容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合法体系也确实不容易,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还有一很长的路要走。而广东应该坚持在我们自己的法规和思维意志下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发展我们的良性对外贸易。

   4、由于SA8000不是国际标准,它的推行已经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将至少在它成为国际标准之前不会承认SA8000,这就决定了境外机构在我国开展SA8000认证和咨询的经营活动不可能合法。鉴于近期连续发生了几宗SA8000认证的法律纠纷,我国申请认证的企业却得不到合法保护和境外认证代理、咨询机构的非法经营行为的实际存在,进一步规范SA8OOO的认证和咨询市场已经迫在眉睫。对境外机构的这种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非常简单,处罚依据也非常明确,对其适当的打击既可以规范市场行为又可以推迟SA8000在国内的推行步划,留出空间和时间来加快我国自己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建设,构筑与国外相关机构的进行对话的坚实平台和基础。广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的相关部门应当责无旁贷履行维护市场秩序和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的职责。

   5、据笔者了解,一个普通的企业,以300人为例,认证公司只收大约9千美元的所有认证费,但笔者了解的十多个企业却平均都花费超过50万元人民币,这就说明了SA8000的认证和咨询市场的黑箱操作程度很厉害,也很混乱。另外对SA8000的规定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政策文本应该是公众可以方便拿到的”等具体的要求,很多企业都没有按要求做,SA8000的制定者――SAI及其认证机构是了解和知道的,不外乎由于其合法性地位不能确认,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关键的目标是要先在各国推广并造出一定的声势,争取早日成为国际标准,到了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强制性执行了。

   五、SA8000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仅自己制定社会责任守则,而且要求产品配套企业和合作企业均要遵守这些守则,从而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已经开始成为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重点地区。为了响应SA8000,一些美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和135所大学组成公平劳工协会(FLA),旨在通过公司和非政府组织的联合行动,改善跨国公司海外合约工厂的劳工问题,会员包括阿迪达斯、耐克等企业。美国服装制造商协会制定的服装制造商社会责任标准(WRAP),称为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守则。实际上,FLA和WRAP在广东的影响已经产生,广东东莞的出口鞋厂和服装厂已经有30多家通过SA8000认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加大在珠三角地区投资和采购力度的机遇,广东企业受SA8000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全球已获得SA8000认证证书的400家企业组织中,我国已有56家(包括台湾的3家),仅次于意大利,名列第二,其中广东就有31家。它已经成为广东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供应链或产业链,以及产品出口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敲门砖”。在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对外经济贸易交往较多的企业,已开始频繁地遇到这些问题了。2000年1月,美国玩具协会主席大卫•米勒专程来到中国,会见了国家安全生产和对外贸易方面的官员,希望中美双方合作,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将影响每年20多亿美元的玩具出口。最近,作为中国传统轻工业产品进口国的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贸易组织,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等公认标准的认可,否则要联合抵制其进口。笔者认为SA8000已经对广东当前外经贸造很大影响。

   (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这种隐蔽性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广东许多产品由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劳工等所谓的社会责任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具体表现在没有获得有关认证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目前,由于西方国家逐步发现SA8000在作为贸易壁垒方面具有独特的迷惑性,它们将会越来越重视SA8000并想方设法大力推动SA8000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发展,有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受青睐,这就表明取得社会责任标志的产品,它不但符合质量标准,而且在生产、消费和处理过程中也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如果市场上有两件同样的产品,一个有社会责任标志,另一个没有,那么,即使前者的价格比后者要高,消费者也往往会选择前者。虽然SA8000不是国际标准,但在当前没有世界统一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情况下,SA8000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效应.

   (二)、对企业的影响

   1、企业的成本、利润控制机制失灵

   沃尔玛的长期生存依赖于降低对客户收费的能力。如果它能找到不断适应价格更低的供应商,就能给客户更低的价格。在中国,沃尔玛非常自豪的一个数字是采购额已经超过150亿美元,深圳沃尔玛总部公共事务部向《财经时报》表示,沃尔玛计划未来5年内,在中国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区的采购金额扩大到每年250亿至300亿美元。而让沃尔玛真正满意的是,这些采购为沃尔玛贡献了大量利润,有统计显示,2001年沃尔玛在中国采购的100多亿美元商品,为它实现了超过270亿美元的营业额。IBM的一位零售业咨询顾问认为,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远不及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重要,而沃尔玛(中国)一位副总裁也曾向外界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沃尔玛全球采购的重要基地,中国是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供应国之一。沃尔玛在中国的1万多家供货商中竞价采购,使得供应商利润空间不断降低,只能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和利润作为竞争手段。今年的沃尔玛事件中的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合艺电子塑胶制品厂的管理人员曾向《凤凰周刊》解释,沃尔玛如果发现同类厂家供货比他们便宜,哪怕只有几分钱的价差,也会立即声言转移订单予以威胁。因此厂方为了保留订单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压低各种生产成本甚至减小利润。这也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普遍反映的为什么生产产量增加了,利润却没有相应增加的原因。这种生产发式下,生产企业已经无法控制其生产成本和利润了。

   2、企业的技术保密工作失效

   生产的秘密技术是表现为技术垄断性特征。一个企业有技术垄断,才会有产品与市场垄断,才会有高额收益。如果秘密技术泄漏或被窃,将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在其技术和产品达不到市场需求时,就想通过窃取对方技术秘密或收买对方人才的方法来获取竞争性技术,从而实现其市场利益的目的。由于技术秘密泄漏,造成市场被别人占领,进而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在国内外屡有发生。

   笔者在珠三角调研时,发现一家化工企业自去年以来,跨国采购公司多次要求该厂申请SA8000认证,并强烈以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生产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为、该产品是否存在不道德成份为由,要求该厂提交产品的配方供由跨国采购企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论证,否则,可能会面临断单的危险。而该企业也同样存在上述所提到的,其产量已经到了非该跨国采购公司购买而难以找到其他市场承接的情况。公开提交秘方供专家论证就意味着企业不存在技术保密了。

   3、增加经营成本,降低竞争力

   由于某些发达国家的采购公司要求我产品取得认证才能进入该国市场,企业为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对劳工标准非常关注的消费者中的销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证。企业要达标须提高生产成本,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对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负担(SA8000认证一般需要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

   (三)、对贸易的影响

   SA8000规定的标准是以发达国家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广东多数出口相关企业来说很难达到,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也不易完全达到。如果一国要求其进口产品的生产企业达到SA8000的要求,否则不准进口,则将对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连锁性影响,尽管要求采取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应尽量减少贸易的影响,但一旦影响贸易,容易生产连锁反应,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如某项产品在欧盟一个国家遭到禁止进口后,很快就会在欧盟周边国家也禁止进口。

   广东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正面遭遇到SA8000的要求。2002年9月,广东中山市一家500人左右的鞋厂因没有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曾被客户停单两个月进行整顿。2002年7月,因发生女工中毒事件,一家台资鞋厂曾一度陷入全部撤单的困境。地处内地的出口企业,同样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影响。重庆一家化工公司为了向一家全球最大精细化工企业出口化工中间体产品,先后接受了该公司两次严格的社会责任检查。更多的企业则是因为达不到SA8000的要求,与出口订单失之交臂。据不完全估计,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3.5万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工厂则因为没有改善诚意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早在2000年10月份,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赴广东等省份调研时曾就我国多家出口企业被迫接受欧、美进口商的“人权查厂”向外经贸部做过情况反映,并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今,欧盟已将“人权查厂”在内的社会行为准则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含,可以想象,一旦欧盟有了统一的“社会行为准则”认证体系,他们就可以更加堂而皇之地要求他们的进口商以所谓“国际标准”、“国标认证”,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甚至我国的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指手划脚”。

    (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起着决定性作用。回顾广东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现有成绩尤其是外经贸的大跨越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利用全国各地的便宜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取得的,若企业全面达到SA8000的标准,则劳动力优势可能会荡然无存甚至变成劣势。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安置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廉价劳动力历来是广东吸引外资的基本条件,如果劳工标准提高到SA8000规定的水平,对外资的吸引力将降低,从而影响了广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

    (五)、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跨国公司为了实施其全球性战略及其长期的最大化盈利目标,已经在不断地调整其经营方式,类似上述所讨论的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已经在广东有大范围铺开的发展趋势,这种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企业和经济进行有效控制的方式显得隐蔽而凶猛。另外,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是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之上的。研究开发而获得高技术,并将它应用于经济各部门,尤其是军事部门中成为各国竞争与合作的焦点。高技术企业产生、拥有的高技术,自然成了被窥视的目标。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保密保护尤其重要。特别是以推动SA8000为由而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就显得更加方便,同时也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若把这种跨国经营模式放在国家与国家的政治关系上或军事层面上,也不亚于常规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战术或军事武器,如果个别国家政府的有意图介入就更有可能使这种模式显示出其对目标国家经济破坏的程度性,现在这种模式也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六、广东应对SA8000的对策思路

   SA8000凭借其合法性、隐蔽性、针对性和歧视性等特点,被某些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和跨国公司广泛使用。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和减少这一新型的技术壁垒影响已成为出口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劳动力成本低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比较优势,SA8000对广东的冲击将更大,将成为广东对外贸易中面临的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对SA8000,关键在于企业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加强环境、劳动和职业安全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综合能力上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针对SA8000对广东影响的现状和趋势,笔者认为应对SA8000的对策思路:

   (一)、制定出口可持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的基本战略,出口贸易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基本战略,这就要求不仅要追求出口增长的数量,还要追求出口增长的质量,及其与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条件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树立部分在出口可持续发展上尤其是劳工管理作出贡献的典型企业。

   (二)、建立并推行中国社会责任国际认证体系

   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及生产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虽然大多数是自愿性的,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认证及环境认证,都是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一盏绿灯。很多企业产品就是因为缺少认证而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所以政府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确保认证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坚决取缔不严肃特别是违法的认证机构,鼓励国内认证机构发展壮大并积极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消除贸易认证带来的技术壁垒的通行作法。

   应对SA8000的最迫切也最有效的紧急方法是趁SA8000在当前还没有成为国际标准、很多国家对其持有异议和ISO在近期还很难出台被各国普遍认可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尽快在我国现有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出台实施我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在国内和国外与我们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加快推行我们自己的标准,对世界社会作出我们的承诺和具体行动,与SA8000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对话,最终抑制SA8000的普及和认可程度。

   ISO在今年的6月曾经召开了关于讨论建立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的会议,会议要求各国积极为ISO提出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草案和建议,我国有关部门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但是会后有关人员却误认为我国目前对付包括SA8000在内的社会贸易壁垒只要是制定和提交我国的ISO版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将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导,尤其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持这种观点的话就显得更加危险了,主要原因是:首先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问题争论很大,一时还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认为按ISO对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工作进程评估,最快也要三、五年后才能出台可供各国共同遵守和执行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次是类似SA8000这种贸易壁垒不会因为ISO推出国际标准而停止,即使有了国际标准,SA8000还会通过跨国公司来作为其体系内的标准而不断地推动;再次是据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社会责任标准争论的分歧来分析,即使是ISO在未来能推出其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由于ISO必须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的声音,缩小他们的分歧差距,其标准的要求可以肯定会比SA8000宽松,这就会为SA8000留下继续存在的借口和空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关注企业的国际竞争并积极探求解决之道是可喜的。但是,就SA8000而言,并不存在“顺之者兴”的可能。SA8000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失衡后的产物。它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资本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历史进程当中的必然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国际社会责任运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社会责任运动将会不断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会不断地扩大和丰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争论和磨擦也不会停止甚至有可能会更加激烈,衡量社会责任的形式和方法也会多种同时并存。因此在建立和推行我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方面上,广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三)、加快行业协会的国际化接轨工作

   在去年的广东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中,不少行业协会纷纷反映行业协会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导致行业协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行业协会目前是发挥其本质功能的最好时期,关键的是要加快向国际化接轨步伐,借鉴国际社会上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在SA8000的问题上,行业协会就可以在信息情报支持;组织企业统一行动、协调、谈判甚至应诉;与跨国采购公司协调和谈判;与SA8000认证机构的沟通等方面发挥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行业协会还可以团结全行业坚决反对把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从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出发,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贸易与劳工标准、经济全球化的讨论,坚决反对美国等以实施SA8000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在社会条款问题上,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也应主动与进口国有关实行社会条款的非政府组织建立起对话联系,与其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尽可能减少这些条款对广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行业协会还要联合企业对付进口商的无理压价和防止进口商对生产链的控制。

   (四)、重视跨国公司在广东的经营模式

   据美国相关商会组织调查,目前,有50%以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广东出口至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遭遇SA8000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3.5万多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些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而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企业则因为没有改善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跨国公司凭其在全球的分支机构实施其全球的经营目标,其影响力相当厉害。随着我国经济在世界所占地位的提高和影响力的加大,跨国公司对我国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广东未来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市场的开拓都将有赖于跨国公司发挥的作用,在广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参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同时,他们在广东的经营动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跨国公司的一些不当经营行为,我们也有必要及时予以规范,促使其向有利于双方共赢的局面发展。

   (五)、规范境外认证机构在华的经营行为

   由于SA8000不是国际标准,因此就没有与各国包括我国的政府建立对话的基础和平台,我国政府也完全没有理由去承认SA8000。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没有一家SA8000认证机构的主要原因。国内的企业如果要取得这个认证,必须向国外具有SA8000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申请,但面临的问题是:一是这些认证机构及其代理机构(通常是香港公司)在我国开展认证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引发的是申请认证机构的权益保护的合法性问题,最近已经出现了几宗这类诉讼案件,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二是他们在对企业初步审核的基础上,会到企业所在地进行现场考核,考核通过后才颁发证书。一般他们除了要求提交文件资料之外,还拍摄很多工厂环境及工人的生活资料,但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一些不符合事实的影照粘贴在国外的网站,中伤我国的劳动环境。因此目前在国内从事SA8000认证的境外机构的认证活动有待于规范。从现状看,境外的认证机构、中介公司在国内的直接经营活动和进口商的某些有偿“人权查厂活动”大都存在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和漏税等非法活动,有关部门应予以狠狠的打击,从而挫伤他们在华的嚣张气焰。

   (六)、规范出口企业行为,提高产品价格

   多年以来,广东出口企业为留住国外进口商而竞相压价出口产品,是普遍而公开的经营手法,从而导致被国外进口商牵着鼻子走。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加快,这种经营方法应该及时调整并得到规范。另外,我国的货币、出口商品和劳动力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廉价的,廉价可以招来更多的国际买家,但廉价也有廉价的弊端,那就是让大部分利润流入他人之手,自己付出一番劳动和辛苦后,赔本赚吆喝。特别是那种以损耗生态环境和资源、损耗劳工健康为代价的廉价,更不值得提倡。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其本质是外国人用较少的资源占有我国较多的资源,用较少的劳动换取我国较多的劳动。针对这种现实,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因廉价出口而付出巨大代价这一现实。其次,要意识到低工资的实质是透支消耗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因此,趁机提高产品价格,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出口企业的行为也迫在眉睫。

   (七)、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

   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对于广东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如果企业信息不畅,不能按照已经变化了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产品,在出口时就会遭遇壁垒。因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以负责收集、跟踪国外的新贸易壁垒措施,建立SA8000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同时,认真研究SA8000对广东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之,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在获取国外SA8000信息方面,我们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各成员方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下提供的有关技术标准、法规的国家级咨询点。另外,可利用驻外经商参赞处等机构及时收集SA8000信息。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站,方便企业查询,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八)、加强对SA8000知识的研究、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

   加强对SA8000的研究力度,使企业了解并树立危机意识,自觉提高劳工标准。应特别注意防范国外一些机构利用SA8000来获取企业经济技术情报。由于多数企业对SA8000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加强SA8000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加强SA8000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普及工作,让出口企业越来越重视SA8000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依据广东目前已有的相关行业和工业劳动标准,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抽查。对于使用童工、违反工资和工时规定、存在严重职业安全的企业处以重罚。为工人反映情况创造便利的渠道,劳动管理部门应迅速做出答复,以保护劳工的权利。

   (九)、企业要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充分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及时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SA8000已经逐步成为广东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对此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对外经贸企业应注意把握科技发展动态和质量动态,及时调整质量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向深加工制成品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引进,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增长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工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SA8000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梁桂全、黎友焕.SA8000削弱珠三角出口企业竞争力[J].WT0经济导刊,2004年第7期。

   2.黎友焕.跨越SA8000[N].南方日报,2004年4月28日。

   3.黎友焕.SA8000,牵一发而动全身――SA8000与中国关系透视[J].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

   4.黎友焕.SA8000认证对广东外经贸发展的影响[J].新经济,2004年第4期。

   5.黎友焕.SA8000对我国当前外经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南方经济,2004年第4期。

   6.黎友焕.从SA8000看当前国际贸易壁垒的新趋势及我们的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4年第5期。

   7.黎友焕.SA8000新贸易壁垒浮出水面――SA800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

   8.黎友焕:SA8000,牵一发而动全身,《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

   9.黎友焕:SA8000基本知识解读,《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5期

   10.黎友焕编著:《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1.黎友焕等主编:《经济发展之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2.黎友焕:国内外SA8000进程及新趋势分析,《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7期

   13.SA8000启示录,粤港信息日报采访黎友焕报道2003年12月24日

   14、美欲向我挥SA8000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 ,粤港信息日报采访黎友焕报道2003年12月12日

   15、别让SA8000认证绊住脚,人民日报采访黎友焕报道2003年11月10日

   16. SA8000认证国内遭遇尴尬,羊城晚报采访黎友焕报道2004年7月13日

   17、黎友焕:企业通过SA8000认证后不宣传的原因探讨―――SA8000前沿报告之六,《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8 期

   18、SA8000条款可修订企业趁早提意见 ,粤港信息日报采访黎友焕报道2003年12月25日

   19、黎友焕:论企业进行SA8000认证的程序及建立SA8000的步骤,《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9期

   20、黎友焕:关于SA8000的几个问题,《经济发展之路》,黎友焕等主编: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21、黎友焕编著:《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版。

   作者黎友焕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

   该文发表在《2004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黎友焕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

SA8000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系列来考察,SA8000的产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SA8000不同于ISO9000和ISO14000的国际通行准则,SA8000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是国外某些民间机构借口维护人权、改善工作环境而提出的一些要求企业达到的其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至今仍没有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正式确认。而且SA8000的相关内容十分抽象,其具体实施更多地是参考其他某些国际准则或规定的相关条款。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某些非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极力推动下,SA8000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接受,而且极有可能演化成发达国家制裁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出口产品的“合理”借口。

   一、SA8000的产生

   (一)、A8000产生的背景

   从严格意义上讲,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战略,鼓励出口,其廉价的劳动力带来了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冲击着国际市场,使发达国家逐渐丧失了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的优势。1985年—1995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7.4%增加到19.8%;向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占工业化国家制成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1.6%增加到18.5%,其中服装工业的出口份额由44.7%增加到58.7%。①发达国家必然会寻求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然而,这些传统贸易壁垒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阻力。首先,这些贸易壁垒形式跟WTO的宗旨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违背,必然遭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WTO下设的争端仲裁机构的斡旋中也处于劣势,因而必须寻找到更具道义假象的理由。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出:各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尤其是劳工状况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在近年的许多经济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国际会议上,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代表和专家都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在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上,当时德国外长金克尔代表欧盟国家明确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将劳动者权益与经济问题挂钩,即轰动一时的所谓“社会条款”。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美欧等发达国家就曾经提出将劳工标准问题列入多边谈判的议题,主张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在贸易协议中制定出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并对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与此同时,美欧等发达国家还主张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社会标签计划”,即在各国的产品上都加贴表明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劳工标准的“社会标签”,以让消费者选择、鉴别。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宣言说:“国际劳工组织是制定和执行核心劳工标准的职能机构,我们对国际劳工组织提高劳工标准的工作表示支持。我们相信,由贸易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将会对这些标准的提高作出贡献。”在WTO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的《部长会议宣言》中,再次重申了在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宣言中发表的观点,认为“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标准问题应该由国际劳工组织负责”。 ①张文兵,葛永波.社会责任认证(SA8000)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3年第6期。

   事实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受其冲击的当然是发达国家国内市场,使其所在国的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等相关行业失业率上升或工资水平下降,引起了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减轻政治压力,日益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劳工条件及劳工环境的批评指责。一些地区性行业乃至全国、全球性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参与制定相关规则,以求获得贸易自我保护。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北美和欧洲都已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做出规定,提出所谓只有采用同一劳工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以期共同对抗以降低劳工标准投入作为贸易竞争手段的地区和国家,共同对那些劳工状况较差而又不采取措施改进的国家与地区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制裁和谴责。同时,在这些国家,一种以劳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民间壁垒即SA8000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且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和公众的压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各自社会责任守则,同时,一些行业性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各不相同的守则。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这样的守则已经超过400种。跨国公司一方面要推广本公司的社会责任守则,同时,它还要遵守行业性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守则,以迎合不同利益相关团体的需要。同样,对于一家供应商和制造商,它不得不应对不同客户的可能各不相同的守则,不得不重复接受不同客户的工厂检查。由于不同的守则内容可能各不相同,定义各不相同,缺少可比性,也缺少专业的审核员,零售商、供应商和工厂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守则的实施和监督,公众和消费者对跨国公司这种缺乏透明度的监督制度也很不满意。公司和消费者都希望制定一个类似ISO9000的标准的、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同时建立一套独立的认证认可机制。正当各类国际机构或组织在寻求共同建立大家都来遵守的企业责任社会国际管理体系的时候,SA8000却悄悄的先与其他组织的行动浮出水面,并企图以先予推出的原因成为大家都来遵守的国际标准。

   (二)、A8000产生的过程

   美国的经济优先权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一直在积极推动并参与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的活动。1997年初,经济优先权委员会成立了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CEPAA),由CEPAA负责制定国际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并根据质量体系评估和认证机构(ISO)的基本要求来评估认可认证机构。2001年,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EPAA)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SAI咨询委员会负责起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个大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认证机构的有关人士组成。

   CEPAA在纽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标准草案,最初名为SA2000,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定名为SA8000,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2001年12月12日,经过18个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SAI发表了SA8000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

   参与制定SA8000的机构对SA8000的自我评价为:

   1、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具备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2、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

   3、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不仅适合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

   4、SA8000还有可能代替以前各个公司或行业各自制定的社会责任守则。

   (三)、对SA8000的理解

   SA8000作为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不仅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SA8000颁布后,在很快获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采购公司的广泛支持。一些规模较大的购销商都极力促使此标准的实施,与此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如SGS、BVQX、DNV、UL、ITS等9个著名认证机构相继获得SAI批准,开展SA8000认证业务。

   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参与认证公司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工成本本来是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拥有的最大的比较优势,但国际认证的社会壁垒将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另外,在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SA8000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和曲解,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实际上,某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已与人权组织联手,以SA8000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及皮制品、小家电等行业的出口进行全方位的限制。国外一些人权机构经常借此对进口商施加压力,要求其进口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有一些社会团体也要求限制进口达不到劳工标准所要求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近期,在中国也娄娄发生了出口企业被强制要求进行SA8000认证,否则就面临断单的威胁甚至被拒绝收货的案例。

   另一方面,SA8000的问世毕竟是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只重视资本、科技等经济因素为核心的低层次发展,转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高层次发展上来,它要求企业在关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责任,其宗旨是为了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必须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SA8000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壁垒的形式越来越隐蔽,而且新型的贸易壁垒将更多的借助人文社会的仁义,道德等美丽的借口,披着合法的外衣走上国际贸易领域的前台,进一步迷惑人们。

   二 SA8000在世界进程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一)、A8000推出后的反映

   SA8000从1997年8月出台开始,逐步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及工商界尤其是人权组织的支持。它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可以简单识别的标志,来鉴别哪些公司关注劳工问题,它也为工商业公司提供一种途径,向客户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承诺,借此区别于其他公司,便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尽管SA8000标准不是ISO标准,但它却迎合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需要,也切入了当前人文社会发展需要的仁义、道德的卖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关键时刻,却显得颇有几份人情味,从而推动了发达国家“名正言顺”地去做他们一直想干而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不能干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社会普遍责问跨国公司成为社会责任黑点的时刻,能成为跨国公司扩大经营的有效借口,很自然便为跨国公司所乐意采用和推广。很多跨国公司公开表示采用SA8000标准,鼓励供应商和合约工厂申请SA8000认证,一些公司还要求合约工厂制定实施SA8000标准的时间表,限期通过认证。英国零售企业Sainsbury’s的总裁表示“非常欢迎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无疑是向正确的方向走出的重要一步,并将这些问题带到国际议程上。”全球最大的邮购公司,德国Otto-Versand表示要求其主要供应商尽快通过SA8000认证,欧洲服装连锁零售商WE国际公司表示要求所有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全球第一大玩具零售商,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Toys“R”US)表示要求全部5000家供应商(其中大多数在中国)通过SA8000认证,美国高尔夫服装公司Cutter & Buck表示要求所有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并考虑公布供应商名单。全球零售最大企业沃尔玛将其全球采购总部迁至中国深圳,要求作为其供应商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和美国法律,尤其是遵守劳工法,并在深圳、东莞和福建莆田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劳工监督小组。全球200家跨国公司已经制订并推行了公司社会责任守则,其中,家乐福、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在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

   推动SA8000认证的动力首先来自买家的压力,一些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大型零售商和批发商要求其全球供应商和合约工厂限期通过SA8000认证,作为今后继续采购合约的一个必要条件。如雅芳公司(Avon)要求其全球合约工厂在两年内通过SA8000认证,并定期向Avon汇报计划的进度。目前受到买家压力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厂,如纺织服装厂、玩具厂、体育用品厂及鞋厂等,同时,这一趋势正迅速扩展到整个消费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家具业和食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也明确规定了童工、强迫劳工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第一家通过SA8000认证的电子厂是美国Altee Lansing Technologies,Inc.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工厂。

   推动SA8000认证的动力其次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已经受到SA8000限制的制造业老板和工厂经理意识到,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劳工标准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企业讲究社会责任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虽然SA8000不是国际标准,但它已经利用了这一历史趋势概念,更重要的是SA8000已经成为跨国采购公司加紧对供应链管理和获取更大利润的管理工具,排斥SA8000便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市场的丢失,所以他们惟有顺应历史的潮流,在跨国公司的要求下,推广SA8000认证,同时也期望能增强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维持和巩固其行业先锋的地位,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另外,在ISO9000和ISO14000等国际标准的影响下,一些非制造业的公司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下,误认为认证SA8000将与认证1SO9000和ISO14000一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以为可以向其客户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便赢得公众和客户的更多亲睐,也积极申请SA8000认证,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通过SA8000认证,成为全球第一家通过SA8000认证的物业管理公司,随后2000年11月厦门金都物业管理公司也通过了SA8000认证,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也将SA8000标准运用到物业管理活动中,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体系。巴西一家从事餐饮服务的公司DE NADAI也通过实施SA8000标准吸引新客户。一些与消费品行业相关的咨询、进出口、零售业、废物管理、政府部门和其他服务行业也通过了SA8000认证,以求向客户展示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从现在的现状来看,这些机构初期参与认证的愿望却大都不能实现,这不但与SA8000不是国际标准有关,还跟SA8000认证的具体操作等方面有关,更奇怪的是,在中国,大部分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根本就不敢宣传自己拿到了SA8000证书,那么很明显就无法向公众展现出其社会形象了.

   (二)、A8000在世界的进程

   自从SA8000于1997年8月问世以来,经过短时期的适应和推广之后,在西方一些民间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极力推动下,其发展进程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到1998年底仅有8家组织获得认证,然而,截至2002年8月26日,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这150家组织涉及28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这些组织中既有生产型企业、专业的贸易公司,也有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从企业的经营范围看,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安装、服务等各个方面。

   2003年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止2003年8月,全世界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259家企业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这259家组织涉及35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

   截止2004年5月20日,全世界共有40个国家或地区的400家企业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前三名的分别是:意大利为97家,占%24.3,中国为53家,占13.3%,巴西为51家,占12.8%。具体见:表3-1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机构数量分布表。 表3-1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机构数量分布表

Country 国别或地区 Number of Facilities 认证企业数量 % of Total 占总数比例
意大利 Italy 97 24.3%
中国 China 53 13.3%
巴西 Brazil 51 12.8%
印度 India 47 11.8%
巴基斯坦 Pakistan 26 6.5%
越南 Vietnam 26 6.5%
泰国 Thailand 9 2.3%
土耳其 Turkey 9 2.3%
波兰 Poland 8 2.0%
西班牙 Spain 8 2.0%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7 1.8%
法国 France 5 1.3%
希腊 Greece 5 1.3%
瑞士 Switzerland 5 1.3%
韩国 Korea 4 1.0%
菲律宾 Philippines 4 1.0%
英国 UK 3 0.8%
阿根廷 Argentina 2 0.5%
孟加拉 Bangladesh 2 0.5%
比利时 Belgium 2 0.5%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2 0.5%
以色列 Israel 2 0.5%
马来西亚 Malaysia 2 0.5%
荷兰 Netherlands 2 0.5%
罗马尼亚 Romania 2 0.5%
台湾 Taiwan 2 0.5%
美国 USA 2 0.5%
捷克共和国 Czech Republic 1 0.3%
丹麦 Denmark 1 0.3%
埃及 Egypt 1 0.3%
芬兰 Finland 1 0.3%
日本 Japan 1 0.3%
肯尼亚 Kenya 1 0.3%
毛里求斯 Mauritius 1 0.3%
尼泊尔 Nepal 1 0.3%
葡萄牙 Portugal 1 0.3%
斯洛文尼亚Slovenia 1 0.3%
南非South Africa 1 0.3%
斯里兰卡Sri Lanka 1 0.3%
叙利亚Syria 1 0.3%

   截止2004年5月20日为止,全球已经认证的400家组织主要涉及40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交通、家具、农业、咨询、培训、食品服务、包装、清洁服务、电子、配件、建材、商业服务、能源、珠宝首饰、金属、鞋类、卫生、医药、塑料、社会服务、废品处理、、纸业、汽车、建筑、房产、运动器材、赌博、保险、印刷、安全器材和服务、纤维灰浆等。前三个行业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服饰70家,占17.5%;纺织33家,占8.3%;化学32家,占8.0%。具体见表3-2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行业分布表。 表3-2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行业分布表

Industry 行业 Number of Facilities 认证企业数量 % of Totals 占总数比例
Apparel 服饰 70 17.5%
Textiles 纺织 33 8.3%
Chemicals 化学 33 8.0%
Cosmetics 化妆品 24 6.0%
Transportation 交通 24 6.0%
Agriculture 农业 20 5.0%
Consulting / Training顾问/培训 18 4.5%
Food / Food Service 食品/食品服务 16 4.0%
Housewares 日用品 15 3.8%
Packaging 包装 13 3.3%
Toys 玩具 13 3.3%
Cleaning Services 清洁服务 12 3.0%
Electronics / Teleco 电子/通信 11 2.8%
Accessories 配件 9 2.3%
Building Materials 建筑材料 9 2.3%
Business Services 商业服务 6 1.5%
Energy 能源 6 1.5%
Jewelry/watches/clock 珠宝/钟表 6 1.5%
Metals 金属 6 1.5%
Footwear 鞋类 5 1.3%
Health Services 医疗服务 5 1.3%
Medical 医药 5 1.3%
Plastics 塑料 5 1.3%
Government 政府 4 1.0%
Metal Works 金属制品 4 1.0%
Social Services 社会服务 4 1.0%
Waste Management 废物管理 4 1.0%
Furniture 家具 3 0.8%
Industrial Equipment 工业设备 3 0.8%
Automotive 汽车 2 0.5%
Construction 建筑 2 0.5%
Real Estate 房地产 2 0.5%
Sporting Goods 体育用品 2 0.5%
Fitness Equipment 健身设备 1 0.3%
Gaming Activities 游戏活动 1 0.3%
Insurance 保险 1 0.3%
Paper 造纸 1 0.3%
Printing & Graphics印刷制图 1
Safety Equipment & Services 安全设备&服务 1 0.3%
Staffing 职工安置 1 0.3%

①说明:本节的5个表格中的资料是笔者自己从国外的某些机构的内部资料整理而成,原文全是英文,中国的地区和公司名字大都是拼音,在拼音翻译成中文时只能是音译,可能会存在错误,凡有误译者以表中的英文或拼音为主。

   全球已经认证的40个国家的400家机构中,所有工人已经有257,803人,工人最多的前三个国家分别是:意大利有50,609人,占19.6%;中国有41,766人,占16.2%;巴西有28,361人,占11.0%。具体见表3-3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工人数量分布表。 表3-3: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工人数量分布图

Country Number of Workers % of Total
Italy意大利 50,609 19.6%
China中国 41,766 16.2%
Brazil巴西 28,361 11.0%
Vietnam越南 27,584 10.7%
India印度 23,073 8.9%
Pakistan巴基斯坦 13,186 5.1%
Philippines菲律宾 10,913 4.2%
Thailand泰国 7,452 2.9%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7,423 2.9%
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 7,315 2.8%
Turkey土耳其 6,648 2.6%
Poland波兰 5,457 2.1%
Kenya 肯尼亚 5,342 2.1%
Greece希腊 3,995 1.5%
Spain西班牙 3,340 1.3%
Romania罗马尼亚 2,800 1.1%
Mauritius毛里求斯 1,840 0.7%
Sri Lanka斯里兰卡 1,711 0.7%
Switzerland瑞士 1,710 0.7%
Bangladesh孟加拉 1,394 0.5%
Belgium比利时 1,016 0.4%
France法国 790 0.3%
Syria叙利亚 600 0.2%
USA美国 594 0.2%
Malaysia马来西亚 460 0.2%
Israel以色列 435 0.2%
Portugal葡萄牙 320 0.1%
Egypt埃及 300 0.1%
Czech Republic捷克共和国 207 0.1%
Japan日本 180 0.1%
Netherlands荷兰 176 0.07%
Finland芬兰 160 0.06%
Slovenia斯洛文尼亚 158 0.06%
Korea韩国 112 0.04%
South Africa南非 106 0.04%
Taiwan台湾 92 0.04%
Argentina阿根廷 79 0.03%
Nepal尼泊尔 48 0.02%
UK英国 44 0.02%
Denmark丹麦 7 0.00%

   在全球已经认证的40个国家的400家机构中,超过1000人的机构有67家,占17%,1-50人的有87家,占22%。具体见表3-4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机构的工人数量分布表。 表3-4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机构的工人数量分布表

Workers Employed 雇用工人数量 Number of Facilities企业数量 % of Total 占总数比例
> 1,000 67 17%
251 – 1,000 117 29%
51 – 250 123 31%
1 – 50 87 22%
missing info 6 2%

   因此,SA8000自1997年8月诞生以来,在实际的推广和运行中呈现出迅猛之势。尽管无论从已经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规模,从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还是从申请SA8000认证的国家数来看,与没有参与认证的有关对象相比,在数量上只是占少数,但是如果从发展态势上来审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首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对推行SA8000这种非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如此热衷?其次,SA8000会不会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通行的潜规则?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手段越来越没有市场的今天,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排挤竞争对手,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极有可能借口甚至曲解SA8000的相关条款,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打压,达到遏止其经济发展的上升势头。最后,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申请SA8000认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非发达国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显然少得可怜,根据以上统计,美国只有2家,英国只有3家,更奇怪的是经常在国际会议上大声呼吁要把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德国却没有一家,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没有企业认证SA8000,而且据笔者调查,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是与SA8000认证委员会的成员或SAI有密切关系的关联机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其工作环境和相关的法规普遍优于发展中国家。但如果参照SA8000的相关规定,难道它们的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就做得尽善尽美、不可挑剔?倘若如此,那么,对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发生的旨在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的游行罢工,该作何解释? 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SA8000企图成为国际标准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全作者:

   叶祥松: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黎友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

   全该文发表在《2004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黎友焕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

SA8000在中国热炒作后的冷思考

   从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别让SA8000认证绊住脚 ”和2003年12月12日粤港信息日报“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的报 道出来后,全国的媒体和学术界随即掀起对SA8000的讨论和研究,甚至引发了多视角的不 同观点的争论.相比一年前,各界对SA8000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笔者认为现在该是总 结SA8000在中国的时候了,因此结合一年来的研究,特简略总结SA8000的概况如下,供有 关企业和人士作参考:

   一、 国内理论界研究SA8000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SA8000出台后到2003年12月12日的 《粤港信息时报》的“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 珠三角恐成重灾区”一文的发表为标志 。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理论界对SA8000的研究比较零散 ,国内虽然已经有不少文章涉及到SA8000,但却很少有人或媒体专门进行的长期跟踪 研究或连续发表系列文章,国内各界包括理论界和外经贸领域的人士对SA8000了解的 寥寥无几。现在回顾这个阶段公开发表的文章,理论界基本上把SA8000界定为技术贸 易壁垒;企业已经通过或正在认证SA8000的几乎全部都是在国外购买方的要求和指引 下进行,咨询、培训和认证机构全部都由国外购买方联系中介和认证机构包办,绝大 部分的其他企业却基本不了解SA8000;政府部门在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发表对SA8000 的任何言论。

   第二阶段:是从2003年12月12 日的《粤港信息时报 》发表的“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 珠三角恐成重灾区”到2004年4月28日《南方日报》 的“跨越SA8000”一文发表为标志。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媒体一下子把SA8000炒得铺天盖 地,而且越炒就越弦。甚至出现了很多误解和曲解,我们也注意到很多接受媒体采访 的专家实际上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少所谓的专家根本就不了解SA8000,所以这个 阶段的媒体对SA8000的报道都几乎是没有新意的膏药,不过从这个媒体贴到那个媒体 罢了。另外由于媒体的炒作,引发了国外从事SA8000工作的所有机构都前所未有地对 中国的认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兴趣,纷纷派人前来中国推动其工作的局面。在这一阶 段理论界开始关注和研究SA8000;企业在媒体的炒作下纷纷到处了解SA8000的情况, 表现出对SA8000认证的很高的兴趣或紧迫感。相关政府部门也开始注意SA8000。媒体 方面要算《粤港信息时报》后来改成的《民营经济报》最积极,多次推出了系列的专 题报道。

   第三阶段:是从2003年的10月28日的《南方日报》 的“跨越SA8000”一文的发表到2004年的7月13日的羊城晚报的“SA8000认证国内遭遇 尴尬”一文的发表为标志。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对SA8000的争论达到了高峰,主 要集中在SA8000是不是壁垒上。首先是南方日报作为广东省委的机关报很少有的全版 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SA8000课题组的供稿全面解读SA8000,各种媒体又纷纷转载,商 务部的《WTO经济导刊》和原来国家经贸委的《现代企业教育》等杂志纷纷开辟专栏 ,引起了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政府的相关部门纷纷组成工作组进 行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不少理论界的专家和政府官员也就SA8000发表看法,全国兴 起了培训SA8000知识的热潮,境外的中介机构主要是经过SAI授权有权利进行认证的9 个认证公司设在香港的中介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开展培训、咨询和认证业务。企业参加 SA8000的知识培训和认证的兴趣越来越强。国内的相关认证机构和中介组织就SA8000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但却大都受到境外同行机构的排挤,对SA8000的培训和咨询市 场被严密的垄断程度表示很不理解,却找不到答案。

   第四阶段:是从羊城晚报2004年的7月13日的 “SA8000认证国内遭遇尴尬”一文发表为标志到现在。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SA8000的认识的扭曲基本逐 步回归到正确的位置。首先是“SA8000认证国内遭遇尴尬”一文在国内首次指出“自 称国际标准的SA8000实际是由美国一家民间机构牵头制定的,事实上还不是国际标准 ”,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SA8000的看法出现了 转变。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SA8000的深入研究,得到了更有深刻意义的启示, 理论界开始从SA8000的研究转入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 领域的研究成果将不断涌现,打破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敏感区域研究的沉默的局面。 对劳工及其他的社会责任建设的话题将会长期成为媒体的焦点。大批企业对SA8000的 看法也迅速回归,受到SA8000压力的企业表示将继续认证SA8000,还没受到压力的出 口企业对SA8000出现了反感的情绪。境外机构在国内开展的认证和咨询活动开始有点 收敛,再也没敢大张旗古,并转入更加隐秘的形式,包括经过SAI 授权有权利认证的9 家认证机构在内的所有境外涉及SA8000的机构因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SA8000课题组推 出的“SA8000研究前沿系列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而震惊,这些认证机构开始反思其在 中国开展SA8000认证或咨询的行为,同时对中国的市场的关注程度更大。

   二 目前SA8000 在中国推行情况及影响

   根据SAI于2004年10月31日对外公布的数据,来自40 个国家51个行业的492家企业取得SA8000的有效认证. 其中中国企业有效认证的是59家. 这里之所以提出有效认证,是因为在过去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中,有不少企业自动放弃 认证资格或在认证机构的复审中不过关被取消有效资格.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内理论界对SA8000认证的争 论越来越激烈,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认鉴委已经表态不宜在国内推广 SA8000的认证,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提交认证的企业明显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的 大部分认证SA8000的企业来看,几乎全都是被跨国公司迫使的,由于SA8000在西方发达国 家的影响不大,国外的消费者也普遍不了解SA8000,SA8000只是目前几百个公司社会责任 守则中的一个,跨国公司要求其供货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建设不一定要进行SA8000的认证, 如现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的第二方审核就已经很普遍,据初步调研的测算,我国沿海地区 已经有超过35000家企业已经通过第二方的社会责任审核,而全国通过SA8000认证的才有 50多家.所以跨国公司面对国内理论界对SA8000的批评也存在积极推动SA8000认证的担 忧,如在国内最积极推行SA8000的沃尔玛,最近却收到了国家工会对其有意不设立工会的 质疑,从而又闹出了经常讲劳动者保护多的机构并不一定确实保护劳工的国际笑话.

   但不管怎么样,SA8000导入中国,一方面引起的理论 界和社会其他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的争论,似乎已经把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运 动引入了中国.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企业家补了一堂国际课,可以预见社会各界以后对 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必将更加重视,这已经对我国各类企业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企业经营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已经迫在眉睫,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中 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不重 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新型文化建设的企业或企业家将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面临很大的 社会压力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三 SA8000在中国的推动情况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SA8000的出台和在我国的推动是当前国际新格局 下的必然产物,是我国经济屈起的同时对相关国家带来压力的必然反映,是中国和发达国 家贸易摩擦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我国即将成为世界加工厂的发展趋势下,国际企业 社会责任运动导入中国的结果.

   但毕竟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有了100多年的 历史,怎么来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什么样的企业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及应当承担多重 的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历来尤其是近年来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场合争论 的焦点,而且每每都难以达不成一致意见而告终.这也说明,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统 一国际标准的出台将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由于SA8000是一个拼凑的公司守则或称其为体系, 其存在的不科学和不系统及不可操作的缺陷已经注定了SA8000如不修改便不可能成为 国际标准,最多也是如目前的做法,成为某些跨国公司替代其社会责任守则的民间体系, 在这个前提下,我国政府将不会承认SA8000的认证的合法地位,从而也注定了SA8000在我 国的认证行为是违法的.

   所以企业对待SA8000的态度基本上可以坚持如下: 企业不必也没必要自动去认证SA8000,受到跨国公司压力的企业要善于利用西方国家的 社会人文规则跟跨国公司讨价还价,如:企业若以我国的法规向跨国公司解释这种认证是 明显违反我国有关法规的话,跨国公司是不会强迫其供货企业进行违法活动的,同时为了 认证而违反法规的做法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不能接受的行为,因为遵纪守法和 按章纳税是企业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为了保护劳工的认证而违反法规这本身就是不讲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相比SA8000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二方审核,不论从程序,费用等各 种因素来考虑,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尽量地选择后者,真是在最后迫不得已地情况下,才选 择认证SA8000.

   主要参考文献:

    1 YOUHUAN LI(黎友焕),The analysi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WW.Nottingham.ac.uk/cele/project/sept2004/month/56

    2 黎友焕编著,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 版

    3,梁桂全 黎友焕等主编,2003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 设蓝皮书,广东经济出版社11版

   该文发在《WTO经济道刊》2005年1月刊

   作者:黎友焕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经济学研 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论SA8000相对一个国际标准体系的十大缺陷

   内容提要:SA8000作为美国一个民间小机构制订的劳工保护认证体系,却被尊称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叛借国际社会责任理论的卖点在世界各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掀起一场既不公平又不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SA8000导入中国后也已经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年来国内媒体纷纷也就SA8000的褒贬召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也尝试从SA8000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存在的缺陷进行剖析,揭露其不标准的原因,以图还其真正的面目,加深国内各界对SA8000的理解,仅供参考.

   主题词:SA8000 国际标准 缺陷

   SA8000最多只能说它是目前国际上几百个各种各类的社会责任守则中的关于劳工保护这一类中的一个,因为这个守则与其他大公司的内部守则又有区别,主要在于SA8000是可供予认证,因此确实地说,SA8000应该是社会责任中劳工保护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它在劳工保护这方面的理论本质是良好而不可质疑的,但从它的运行轨迹和对各目标群的实际影响来看却大径相莛.这就使各界对其推行目的和本身的性质产生怀疑,本文也仅就对其是否真是国际标准进行拷问如下:

   1 SA8000名字和其内容不相称,明显以偏概全.

   究竟何谓社会责任,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现行的各种社会责任标准莫衷一是、各抒己见。有的将社会责任仅限定于企业,即企业社会责任(CSR);有的将社会责任扩大到包含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即社会责任(SR)。社会责任的定义难以统一,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责任的概念深深受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影响,其外延非常广泛,内涵也相当复杂。

   SA8000的“S”是指“SOCIAL”,“A”是指“ACCOUNTABILITY”,即“SA”是指“社会责任”,“8000”只是一个体系的代号,如“ISO9000”的“9000”和“ISO14000”的“14000”一样,从字义来讲,“SA8000”确实是指社会责任体系。 但从 <SA8000:2001>版本来看,SA8000包含的9个内容是: “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管理系统”等9个方面。这9个方面全都是涉及企业对劳工保护的.

   而笔者认为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 主要包含:遵纪守法、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劳工准则和劳资关系、人权、职业健康安全、伦理、反腐败、团体关系、慈善事业和积极进取等。 从主体来看,有政府的社会责任,如维护经济秩序,依法保护各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等,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依法经营,按章纳税,提供社会就业等,也有自然人的社会责任,如遵纪守法,遵循风俗道德等.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来讲,也相当广泛,仅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应该是依法经营,按章纳税,此外还包括提供社会就业,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等等很多内容.

   其中企业保护劳工的社会责任也只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项.

   因此很明显,说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就是牵强附会,明显是以偏概全.

   2 SAI把台湾作为国别来看待,具有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图.

   在SA8000的制订者SAI网上由SAI公布的系列有关统计数据中,把香港,澳门的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国别内,把台湾的相关数据另作为“台湾”国别来统计,具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其行为耐人寻味.

   台湾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中国国内的一个地区,这是世界各国,各界都明知的事情,围绕台湾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正在作出一系列的努力,但同时正是有某些国家如美国的一些机构以中国屈起的威胁论为由,从各方面以不同形式企图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或推迟统一进程,不少别有用心的国外机构在各种资料的统计和标示上把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为不同国别来宣传,以图造成所谓的既成事实,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不可接受的丑陋行为,也是最终不可得逞的流氓机俩.尤其是象SAI这种所谓的国际机构,一方面既想在中国捞到自己的好处,又不尊重中国的历史事实,更是中国人民不可接受的.

   显然易见,SA8000如果是一个国际标准体系的话就不应该也不会涉及到这种敏感的政治领域.

   3 SA8000的具体条款不科学,具体内容很难操作

   在<SA8000:2001>版本的第二条的 “规范性原则及其解释”中, “公司应该遵守国家和其它适用的法律公司签署的其它规章和本标准.当国家和其它适用的法律公司签署的规章和本标准所规范的议题相同时应该采用其中最严格的条款”.这一条款极不科学,也很难操作,主要原因是:

   首先,把国家法律,公司规章和本标准并列在等同的地位上来拼凑成一个标准,就显得不伦不类,国家的法律修改和公司规章的修改的难度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这样就等于把公司的规章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了.

   其次,国家适用于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是何其多也,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同一领域的法律,那么就等于说这个SA8000就包含了这些法律了.目前国内的不少专家说“SA8000的要求比我们的国家劳动法还低,如果中国的企业遵守国家劳动法的话就能通过SA8000认证”,笔者却认为:如果按这条规定,我国的劳动法只是该体系的一个小方面呢.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要全面遵守该国或地区的所有的适用法律的话都不易,别说在我国就在欧美地区,也很难做得到.

   在次,“当国家和其它适用的法律公司签署的规章和本标准所规范的议题相同时应该采用其中最严格的条款”,这也不符合法理得从轻原则..

   4 SA8000条款不规范,具有很明显的拼凑性

   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该标准是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宪章(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而制定的,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我们在<SA8000:2001>版本的第二条的“规范性原则及其解释”中,发现有如下的条文:“公司也应该尊重下列国际协议的原则;

   (1).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29 和105 条(强迫性和奴役性劳动)

   (2).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87 条(组织工会的自由)

   (3).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98 条(集体谈判的权利)

   (4).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00 和111 条(规男女同工同酬歧视)

   (5).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5 条(工人代表公)

   (6).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38 条和建议款第146 条(最低年龄和建议)

   (7).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5 条和建议条款第164 条(职业安全和健康)

   (8).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59 条(职业训练与雇用残疾人)

   (9).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77 条(家庭工作)

   (10).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第182 条(关于最恶劣童工形式)

   (11). 世界人权宣言

   (12).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3). 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妇女行为公约”

   很明显是SA8000企图简单地把已经在国际上各国公认并遵守的真正意义上对各国都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拼凑在一起,扯“国际大旗”,挂羊头买狗肉.甚至作为一个标准体系,连具体的条文也懒得写出来,直接引用国际公约第几条,似乎就更有国际味道.实际上更显得其拼凑的破烂性.

   5 违反事实,张冠李戴

   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 “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如果说SA8000是国际标准肯定是为时尚早,明显违反事实.国际企业社会运动 100多年来表明社会责任运动主要就是围绕道德规范展开的,现有的众多的社会责任守则和规范大都是道德规范,因此说SA8000是首个道德规范的话也有违良心.

   上面分析所得,由于SA8000只是涉及劳动劳工保护的某些方面,说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做到事情,明显是在完全不负责的一厢情愿的情况下拼命夸大SA8000这个拼凑守则的效能.

   6 推动方式错位,推动结果违背其宗旨

   一般的国际标准都是标准和规则制订后,广而告之,吸引企业主动申请认证.从SA8000的推动情况来看,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例,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跨国购买公司的压力下被迫进行,几乎没有企业为了提高其劳动保护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或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主动申请SA8000认证的,具有很强地强迫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跨国公司以SA8000替代其公司守则,进一步地加强对供应链控制包括对供货企业生产成本利润机制的控制甚至技术秘密的控制,使到生产企业在低利润甚至零利润的状态下勉强运转,无力提供能力来改善劳工待遇.明显违背了SA8000对劳工保护的理论初衷.

   7 偷借ISO概念,误导目标群体认证心里.

   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SA8000的依据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都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之国际标准。”

   但是,SA8000与ISO9000和ISO14000根本就不可比, ISO9000和ISO14000是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各成员国共同讨论,制订并对各成员国都有约束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在各成员国都设立合法的有办事机构,认证条件,程序等都是标准化和公开化的,各国的企业在各国的相关机构认证就可以了,整个认证活动都是合法的.SA8000只是由美国的一个民间小机构制订推出来,全世界到目前为主才有9家认证机构.没有设立认证机构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必须向国外的这9家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但是整个认证经营活动是发生在申请企业的所在国家内,应该受企业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约束,这就又造成了这种认证经营行为往往超越了申请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规定,成为非法的经营行为.目前在我国就属于这种状况.

   SA8000采取第三方认证是其隐秘的卖点,似乎体现其认证主体认证行为的公正性,但全球仅有9家认证机构的局限性却无疑把这种自欺欺人的骗局轻而易举地拆穿了,这9个认证机构控制着整个认证市场,从现实上看,我国不少通过认证的企业存在着严重作弊行为,其相关的认证机构和其中介机构就是作弊的主谋或帮凶.

   所以说SA8000和ISO9000及ISO14000 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很明显在借用ISO的概念.

8 无中生有,掩盖其区域局限性.

   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 “SA8000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认同”,而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或社会各界对SA8000的了解不多, 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也尚未承认SA8000标准。其主要的支持者是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麦当劳等.

   从目前已经认证的企业国别分别情况就可以看出SA8000的主要认证和推行地区:意大利, 中国、 印度、印尼、泰国、越南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认证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其结果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区域局限性充分体现了SA8000不是也不能成为国际标准最基本的特征.

   9 各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和要求不相同,使这种所谓的“标准”明显“不标准”

   据调查显示,各个认证机构对SA8000的认证要求把握各不一样. 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在我国和在其他国家的认证要求也不一样.甚至相差很大.在我国还有些认证机构普遍把我国的相关部门的规章,地方的规定甚至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通知都理解为<SA8000:2001>版本的第二条的“规范性原则及其解释”中, “公司应该遵守国家和其它适用的法律”.这就把这个守则规范的约束范围人为地无限地扩大了.因此这便成为了人为因素决定性很高,灵活性很大的“标准了”.

   10 认证总费用高企,很难广泛推行

   据调查,以300人为例的工厂其认证费用大约为9000美金,但认证SA8000是个系统工程,为了便于认证过关和少走弯路,一般都得请顾问公司帮申请认证企业做相关的认证准备工作,其顾问费却高达10多万港币,另外就象上文所说的,一般的企业都很难达到认证的要求,顾问公司往往会鼓励和帮助申请认证企业进行做假操作,这笔隐形费用却更加的高,而且都没标准.另外还有每年复检费用,等等,相比ISO9000和ISO14000来说,认证SA8000的实际总费用要高得离谱.

   高认证费用自然增加了申请认证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高认证费用的存在也使SA8000很难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推广,最终也抑制了SA8000走向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 YOUHUAN LI(黎友焕),The analysi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WW.Nottingham.ac.uk/cele/project/sept2004/month/56

   2 黎友焕编著,<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月 版

   3,梁桂全 黎友焕,林平凡等主编,<2003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广东经济出版社11版

   4.黎友焕著,<世纪之交对社会科学的遐想与呐喊>,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作者:黎友焕 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经济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该文发表在<亚太经济>2005年2月刊

SA8000——广东外贸企业必须逾越的墙

   SA8000主要针对的是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SA8000也更频繁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里,如果企业没有取得SA8000认证或存在违反SA8000要求的行为,将被停单、撤单,失去出口订单。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企业已收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采购商要求其产品达到SA8000标准的通知。

   SA8000在广东推行的现状

   截至2004年5月20日,我国共有56家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其中广东最多,有 32 家,占了全国通过认证的57%,因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广东外贸企业受其影响为最大。

   SA8000在广东发展趋势

   当前在广东受到采购商压力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厂,如玩具厂、纺织服装厂、体育用品厂等,同时,这一趋势正迅速扩展到整个消费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家具业和食品业。

   SA8000在广东的快速推行,主要的力量来自于跨国采购商,同时国际认证机构和大批国内认证中介组织意识到了SA8000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将带来巨大的认证市场,因此推波助澜把SA8000尽量地美化炒作。境外的认证机构、中介公司在国内的直接经营活动和进口商的某些有偿“人权查厂活动”属非法活动,他们的认证和培训活动普遍存在扰乱市场秩序、无照经营、超经营范围经营和漏税等现象,有关部门应依法予以禁止,从而遏制这一势头在我国蔓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反对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但是,经济发展应与社会发展同步。而且由于WTO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目前还主要由发达国家所影响或左右,而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会是劳工标准的积极推动者。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某种形式的挂钩或联系,将是一个可能的要求和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执行我国劳动法中的劳工标准。社会责任标准作为一个工具,可以填补商业活动和西方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空隙,通过对工作现场的独立审核,讲究社会责任标准(这里所指的社会责任标准不是SA8000而是统称)可以帮助公司展示其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和相关承诺。

   在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消费者开始感觉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自私、不负责任的组织,从而不愿购买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这就给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注重社会责任也帮助我国企业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真实地了解社会的具体需求,并能够加快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实行十六大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举措。

   SA8000在广东推动的主体及其行为分析

   SA8000认证与咨询市场的跳跃式发展的背后实际是跨国采购公司、欧美国家政府、SAI及其标准认证机构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强力推动的结果。

   跨国采购公司积极推动SA8000认证的行为分析。

    积极推动和实施SA8000标准的跨国公司认为,通过SA8000认证对跨国采购公司有很多战略利益。对于零售商来说,如果公司制定供应商社会责任守则,需要建立内部监督体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直接采用SA8000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监督成本,同时可以改善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实施SA8000标准将大大地提高公众和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工标准的信心。公司越大,知名度越高,人们更加关注它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于供应商来说,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劳工标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SA8000标准是跨国采购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吸引客户和进入新的市场的一个机会。实施SA8000标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不同劳工标准和社会要求的成本,因为SA8000标准可以代替其他类似标准和守则。SA8000标准可以让跨国采购公司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有利的地位,对社会和道德标准的明确承诺对优秀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公司对雇员福利的承诺将提高雇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而且有利于改善客户关系,维持忠诚客户。

   2004年3月下旬,凭借2590亿美元营业额,零售巨头沃尔玛第三次被评为美国500大公司第一名。然而,2月9日,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The National Labor Committee)等机构发表了一份报告,指责沃尔玛供货商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合艺电子塑胶制品厂和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秦氏企业手袋厂违反劳工标准,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克扣工人最低工资、非法强迫工人加班等情形。随后,美国《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发表了其记者到该厂实地调查的报道,但是两者都把矛头指向了沃尔玛,指责这家企业将自己的巨额利润建立在这些“血汗工厂”对劳工的压榨基础上。

   众所周知,正是依赖“采购价一低再低从而取得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沃尔玛只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家小型家庭百货店成长为《财富》500强第一位的商业航母。采购价一低再低的背后必然是供应商利润空间的减少,而供应商为了保证利润和继续生产势必减少各项生产成本,将损失转移到生产工人头上,降低劳动力成本。按照这种逻辑来看,生产工人受压榨的源头的确来自沃尔玛。密歇根大学政治系副教授Mary.Gallagher在解释其间的逻辑联系时说,虽然供货商与沃尔玛仅是采购关系,但前者所雇佣工人的过低待遇,与沃尔玛的“采购价一低再低”策略很有大关系。目前,沃尔玛已经没有自己的工厂,商品都是从全球采购来的,并且一直在世界各地寻找“低价,再低价”的合作工厂。与此同时,沃尔玛却要求“供应商应遵守其营业地的地方及国家法规,提供雇佣合理的工资及福利”,并声称,将会运用自身的影响力改善当地的工作条件,如发现供货商没有遵循当地法律和沃尔玛标准,沃尔玛会终止与其合作关系。这种既要低价又要社会好评的要求本身就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实际操作中沃尔玛宁愿选择前者抛弃了后者,这才有上面所述的这次新闻曝光的原因。

   因此,推动SA8000普及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来自活跃在世界各地、占据了世界经济半壁江山的各类跨国公司。最终获取最大受益的也是这些跨国采购公司。

   欧美国家的默认及支持无形中成为推动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强制实施SA8000认证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远离了传统的竞争领域,但却牢牢占据着价值链前端的诸如技术、研发、品牌等环节,他们不仅改变了竞争的领域,而且改变了竞争的规则。如在企业社会责任、反倾销、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一些欧美西方国家早已通过世贸组织制定了严密的规则。面对这些障碍,发展中国家想在价值链前端提升竞争力只能是可想却不可及。SA8000的出台可以说是欧美西方国家的民间机构做了一件政府很想做的事情,是欧美西方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一次改变竞争规则的重要举措。

   据2001年1月6日《华尔街新闻》报道,美国克林顿总统拨款390万美元用于改善劳工标准,有5家非政府劳工组织获得这批政府拨款,其中SAI获得最大的一笔拨款100万美元,指定专门用于SA8000在中国和越南的推广。很显然100万美元对SAI这样的机构来说是笔大的资源,美国政府这次对该类非政府组织拨款也是不寻常的。最近几年,不少政府官员频频在SAI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上讲话,要求SAI能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为美国和政府作出更大的贡献。美国政府于2003年底又给SAI拨了一笔不菲的开拓经费,重点也是开拓中国的市场。政府的支持无疑将对SAI推广SA8000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至少可以说明是美国政府在背后推动SAI掀起SA8000在中国的波澜。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甚至愈演愈烈的时期,美国各界对SA8000的重视可能将越来越大,而SA8000体系的最隐蔽、最难以对付的利器是它要求企业在首先符合该国所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认证SA8000。按我国目前的情况,为我国企业制定的规章数以万计,只要有哪种即使是很次要的条件不符合法规,便等于不符合SAI,所以,我国企业的运行实际是难以适应SA8000标准有关内容要求的。如果SA8000在中国广泛实施,根据SA8000的机制,SA8000将有可能成为美国限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最好工具,操作起来它比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更加方便,也更加显得仁义、仁慈,并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也更加不会引起他国的强烈反对。

   据笔者了解,SAI及其相关的认证机构已经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深圳、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并聘请了一批专职和兼职人员,包括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正在积极地推广SA8000的进程并密切地注意SA8000在世界各地及中国的推动情况及进程,并大量地收集我国外贸企业的相关情报和负面素材。

   (作者:黎友焕 广东社科院副研究员、西北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