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及出路

作者:□文/潘施琴

[提要] 上市公司和央企的社会责任会计一直以来受到多方关注,而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中小企业责任会计现状,并提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出路,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会计信息披露

一、社会责任会计基本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自诞生以来,不同的学者对他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划分,这里笔者采用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即划分为对环境、员工、社区、产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五类责任。

环境责任作为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最初关注的内容之一,如今已包含着更为广泛、综合的内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减小对水、空气、土地这些基本环境要素的污染,还要对所在社区内的环境清洁程度、绿化程度、噪音分贝大小等进行控制,旨在让企业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的同时,鼓励企业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力量。

对员工的责任又称人力资源责任,在雇员与雇主的利益抗衡中逐渐形成完整的内容并得到重视,主要指企业雇佣员工时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提供合理的工资及相应的福利,在员工任职期间保障员工的休息休假权、自由择业权、参加培训学习等基本权利,并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承担帮助国家促进就业的责任。

产品方面的责任主要指企业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严格控制次品率,不以次充好。有完善的售后保障,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在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中,“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投资者、供货商、销货商及政府部门。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提供生产资源的社区进行回报,还要承担对政府、投资者和供销商应尽的责任,例如为社区营造更好的公共设施条件、按时交纳税款、合法经营、科学管理企业、诚实守信不拖欠供销商货款等。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制度规定不健全。我国最新修订的《公司法》总则第五条“公司义务及权益保护”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公司法》首次引入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体现了我国《公司法》正在顺应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趋势。然而,虽然《公司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都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但却基本上都只是指导性的纲领,没有对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如果不承担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做出具体而统一的规定,导致企业有机可乘,对履行社会责任敷衍了事。而政府发布的一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也多是针对央企和上市公司,很少有涉及中小企业,导致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制度空白。

(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而不是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导致企业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例如经营者素质不高,缺乏经营能力和长远眼光,从而忽视了对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人力资源责任、诚信经营的产品责任等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规模有限,导致承担能力有限。同时,效仿其他企业的随波逐流心理也助长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

(三)披露成本大于收益,动力不足。即使克服了社会责任披露的技术和人员难关,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仍然受到成本收益差的制约。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此外,现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仍然是我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政治热点词后,便也成为了企业向政府官员进行寻租的重要途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会倾向于通过加大社会责任投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并且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来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协调,从政府官员处寻求回报。企业进行政治寻租需要付出成本,央企、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寻租动机和寻租成本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不同决策。

对于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和央企来说,进行社会责任披露所产生的人力、资金等成本是不足一提的,而披露带来的社会形象提升、商誉增值,以及在政府部门的良好印象等回报是很有价值的,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并让企业在一些政府招标项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对于本就融资困难、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来说,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成本,尤其是人才引入、技术更新方面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然而相对来说带来的收益却不是很大,所以进行社会责任披露的动力不大。

(四)理论缺陷和会计人员的技术缺陷。由于社会责任会计涉及人力资源、法律、环保等多个领域,内容十分广泛,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需要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判断和操作,所以掌握综合性知识的会计人员的缺乏是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阻力。除此之外,社会责任中涉及的许多项目无法进行量化计量,例如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难被衡量出到底会给社会带来多少负面影响,更不用说用货币进行计量。如今虽然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指标分析体系构想,但都不太成熟,理论研究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作为中小企业,在理论研究上受到资金、人员等诸多因素限制,自然要落后于上市公司和央企,在中小企业任职的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与上市公司和央企之间存在差距,所以社会责任会计发展也较为缓慢。

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出路

(一)制定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相关法律制度。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实际经验来看,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我国只出台了上市公司和央企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而对中小企业没有要求。因此,应尽快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法律制度,用以指导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使中小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法制透明化,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承担一定的重任。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引导。中小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是企业内在的、主动的、自愿的选择。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理念,促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和职工在根本上建立社会责任的积极思想,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了社会责任计量委员会机构,从事专门的调查社会责任会计情况、现状等有关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不足,尤其是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更为缺乏。我们应结合我国国情,构建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把社会责任会计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用到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实践中去。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素养。社会责任会计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提出全新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中小企业应多开展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培训,邀请有一定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培训讲解,增强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会计知识。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素养,不仅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要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加强自我知识的学习,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专业素质,理论联系实践,向社会公开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Davial·F·Linowes.Social-Economic Accounting[J].The Journal of Accounting,1968.11.

[2]赵荔雯.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3.

[3]刘建红,杨亚娥.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

[4]温素彬,张建红,方靖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比较研究[N].管理学报,2009.6.2.

[5]黎文靖.所有权类型、政治寻租与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个分析性框架[J].会计研究,2012.12.

[6]蒋尧明,郑莹.羊群效应影响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形性研究[J].当代财经,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