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新进展3

六、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张维迎(1994)认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19]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也近年来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连煜(200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道德性的抽象概念,要具体落实,只能落实到企业或公司治理环节中,公司内部治理模式的设计必须以股东财产权为中心加以架构,在此基础上,以政府法规奖励负责任的公司行为,严惩不负责任的公司行为,以引导公司履行社会责任。”[20]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需要改革传统的以股东为本位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让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而且要求营造与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公司运作外部市场环境。[21]他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一种有调控的市场形态,其特点是:国家适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解决市场在保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上的失灵;赋予公司高层管理者考虑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限和责任,以促使公司承担其社会责任;强化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弥补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在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上的缺陷。”[22]韵江,高良谋(2005)基于整合和协同演化的视角将组织能力、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三者的整合模型和演化过程。他们认为:“组织能力、 治理结构机制和社会责任三者相互影响并实现着协同,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的重叠主要体现在总经理等高层管理者层面,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也将与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发生融合和交叉。”[23]

小结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企业在积极参与全球生产体系的同时,也必须遵守国际准则和全球协定,这是我们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中无法回避的。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必要环节。为了既能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又能促进企业发展,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必须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承担社会责任并非消极的只是一种负担,只要把握和利用的好,完全可以转化为一种企业发展的机会;第二,承担什么社会责任、怎么去承担和该承担多少的问题要把握好,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黎友焕,男,广东汕尾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

王凯,女,山东青岛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4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③] 林毅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4672769.html

[④] 王茂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J],《求是》,2005,(23)。

[⑤] 黎友焕:“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⑥] 吕景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经济学动态》,2006,(8)。

[⑦] 卞爱琴:“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科学发展”[J],《上海企业》,2004,(9)。

[⑧] 朱贵平:“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科学发展观透视”[J],《经济问题》,2005,(7)。

[⑨] 殷格非:“提高责任竞争力,应对全面责任竞争时代”[J],《上海企业》,2006,(1)。

[⑩] 杨瑞龙,周叶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运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马力,齐善鸿:“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12] 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现代化》,2006,(1)。

[13] 陈立勇、曾德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绩效与社会责任”[J],《湖南社会科学》,2002,(6)。

[14] 崔迅、刘广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体系与价值经营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15] 乔治·恩德勒:“公司社会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N],文汇报,2006-02-19。

[16] 朱贵平:“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科学发展观透视”[J],《经济问题》,2005,(7)。

[17] 金乐琴:“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1)。

[18] 石友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19] 张维迎:“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发展”[J],《经济研究》,1994,(3)。

[20] 刘连煜:《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22]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23] 韵江,高良谋:《公司治理、组织能力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