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系列来考察,SA8000的产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SA8000不同于ISO9000和ISO14000的国际通行准则,SA8000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是国外某些民间机构借口维护人权、改善工作环境而提出的一些要求企业达到的其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至今仍没有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正式确认。而且SA8000的相关内容十分抽象,其具体实施更多地是参考其他某些国际准则或规定的相关条款。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某些非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极力推动下,SA8000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接受,而且极有可能演化成发达国家制裁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出口产品的“合理”借口。

   一、SA8000的产生

   (一)、A8000产生的背景

   从严格意义上讲,道德规范和国际贸易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起飞导致发达国家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失去优势,在诸多领域,新兴工业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战略,鼓励出口,其廉价的劳动力带来了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冲击着国际市场,使发达国家逐渐丧失了在传统产品的国际市场上的优势。1985年—1995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和工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7.4%增加到19.8%;向工业化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占工业化国家制成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11.6%增加到18.5%,其中服装工业的出口份额由44.7%增加到58.7%。①发达国家必然会寻求遏制发展中国家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某些发达国家便寻求构筑起种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然而,这些传统贸易壁垒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阻力。首先,这些贸易壁垒形式跟WTO的宗旨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违背,必然遭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WTO下设的争端仲裁机构的斡旋中也处于劣势,因而必须寻找到更具道义假象的理由。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出:各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尤其是劳工状况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在近年的许多经济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国际会议上,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代表和专家都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在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上,当时德国外长金克尔代表欧盟国家明确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将劳动者权益与经济问题挂钩,即轰动一时的所谓“社会条款”。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美欧等发达国家就曾经提出将劳工标准问题列入多边谈判的议题,主张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在贸易协议中制定出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并对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国家的贸易进行限制。与此同时,美欧等发达国家还主张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社会标签计划”,即在各国的产品上都加贴表明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劳工标准的“社会标签”,以让消费者选择、鉴别。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宣言说:“国际劳工组织是制定和执行核心劳工标准的职能机构,我们对国际劳工组织提高劳工标准的工作表示支持。我们相信,由贸易增长带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将会对这些标准的提高作出贡献。”在WTO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的《部长会议宣言》中,再次重申了在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宣言中发表的观点,认为“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标准问题应该由国际劳工组织负责”。 ①张文兵,葛永波.社会责任认证(SA8000)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3年第6期。

   事实上,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国将其大量廉价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受其冲击的当然是发达国家国内市场,使其所在国的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等相关行业失业率上升或工资水平下降,引起了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减轻政治压力,日益加重了对发展中国家劳工条件及劳工环境的批评指责。一些地区性行业乃至全国、全球性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参与制定相关规则,以求获得贸易自我保护。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欧等发达国家把劳工标准同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普遍优惠制度挂钩。北美和欧洲都已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做出规定,提出所谓只有采用同一劳工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以期共同对抗以降低劳工标准投入作为贸易竞争手段的地区和国家,共同对那些劳工状况较差而又不采取措施改进的国家与地区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制裁和谴责。同时,在这些国家,一种以劳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民间壁垒即SA8000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在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且有由民间壁垒走向政府壁垒的趋势。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和公众的压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各自社会责任守则,同时,一些行业性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行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各不相同的守则。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这样的守则已经超过400种。跨国公司一方面要推广本公司的社会责任守则,同时,它还要遵守行业性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守则,以迎合不同利益相关团体的需要。同样,对于一家供应商和制造商,它不得不应对不同客户的可能各不相同的守则,不得不重复接受不同客户的工厂检查。由于不同的守则内容可能各不相同,定义各不相同,缺少可比性,也缺少专业的审核员,零售商、供应商和工厂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守则的实施和监督,公众和消费者对跨国公司这种缺乏透明度的监督制度也很不满意。公司和消费者都希望制定一个类似ISO9000的标准的、全球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同时建立一套独立的认证认可机制。正当各类国际机构或组织在寻求共同建立大家都来遵守的企业责任社会国际管理体系的时候,SA8000却悄悄的先与其他组织的行动浮出水面,并企图以先予推出的原因成为大家都来遵守的国际标准。

   (二)、A8000产生的过程

   美国的经济优先权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一直在积极推动并参与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的活动。1997年初,经济优先权委员会成立了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ccreditation Agency,CEPAA),由CEPAA负责制定国际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并根据质量体系评估和认证机构(ISO)的基本要求来评估认可认证机构。2001年,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EPAA)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SAI咨询委员会负责起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个大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认证机构的有关人士组成。

   CEPAA在纽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标准草案,最初名为SA2000,经过多次协商后,最终定名为SA8000,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2001年12月12日,经过18个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SAI发表了SA8000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

   参与制定SA8000的机构对SA8000的自我评价为:

   1、SA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具备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2、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

   3、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不仅适合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

   4、SA8000还有可能代替以前各个公司或行业各自制定的社会责任守则。

   (三)、对SA8000的理解

   SA8000作为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不仅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SA8000颁布后,在很快获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采购公司的广泛支持。一些规模较大的购销商都极力促使此标准的实施,与此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如SGS、BVQX、DNV、UL、ITS等9个著名认证机构相继获得SAI批准,开展SA8000认证业务。

   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参与认证公司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劳工成本本来是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拥有的最大的比较优势,但国际认证的社会壁垒将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另外,在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SA8000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和曲解,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实际上,某些贸易保护主义者已与人权组织联手,以SA8000的名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及皮制品、小家电等行业的出口进行全方位的限制。国外一些人权机构经常借此对进口商施加压力,要求其进口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有一些社会团体也要求限制进口达不到劳工标准所要求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近期,在中国也娄娄发生了出口企业被强制要求进行SA8000认证,否则就面临断单的威胁甚至被拒绝收货的案例。

   另一方面,SA8000的问世毕竟是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只重视资本、科技等经济因素为核心的低层次发展,转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高层次发展上来,它要求企业在关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保护责任,其宗旨是为了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必须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这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SA8000也标志着国际贸易壁垒的形式越来越隐蔽,而且新型的贸易壁垒将更多的借助人文社会的仁义,道德等美丽的借口,披着合法的外衣走上国际贸易领域的前台,进一步迷惑人们。

   二 SA8000在世界进程的现状与发展态势

   (一)、A8000推出后的反映

   SA8000从1997年8月出台开始,逐步得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及工商界尤其是人权组织的支持。它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可以简单识别的标志,来鉴别哪些公司关注劳工问题,它也为工商业公司提供一种途径,向客户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承诺,借此区别于其他公司,便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尽管SA8000标准不是ISO标准,但它却迎合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需要,也切入了当前人文社会发展需要的仁义、道德的卖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关键时刻,却显得颇有几份人情味,从而推动了发达国家“名正言顺”地去做他们一直想干而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不能干的事。

   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社会普遍责问跨国公司成为社会责任黑点的时刻,能成为跨国公司扩大经营的有效借口,很自然便为跨国公司所乐意采用和推广。很多跨国公司公开表示采用SA8000标准,鼓励供应商和合约工厂申请SA8000认证,一些公司还要求合约工厂制定实施SA8000标准的时间表,限期通过认证。英国零售企业Sainsbury’s的总裁表示“非常欢迎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无疑是向正确的方向走出的重要一步,并将这些问题带到国际议程上。”全球最大的邮购公司,德国Otto-Versand表示要求其主要供应商尽快通过SA8000认证,欧洲服装连锁零售商WE国际公司表示要求所有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全球第一大玩具零售商,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Toys“R”US)表示要求全部5000家供应商(其中大多数在中国)通过SA8000认证,美国高尔夫服装公司Cutter & Buck表示要求所有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并考虑公布供应商名单。全球零售最大企业沃尔玛将其全球采购总部迁至中国深圳,要求作为其供应商的中国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和美国法律,尤其是遵守劳工法,并在深圳、东莞和福建莆田等地设立了专门的劳工监督小组。全球200家跨国公司已经制订并推行了公司社会责任守则,其中,家乐福、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在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

   推动SA8000认证的动力首先来自买家的压力,一些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大型零售商和批发商要求其全球供应商和合约工厂限期通过SA8000认证,作为今后继续采购合约的一个必要条件。如雅芳公司(Avon)要求其全球合约工厂在两年内通过SA8000认证,并定期向Avon汇报计划的进度。目前受到买家压力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厂,如纺织服装厂、玩具厂、体育用品厂及鞋厂等,同时,这一趋势正迅速扩展到整个消费品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如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家具业和食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也明确规定了童工、强迫劳工和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第一家通过SA8000认证的电子厂是美国Altee Lansing Technologies,Inc.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家工厂。

   推动SA8000认证的动力其次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一些已经受到SA8000限制的制造业老板和工厂经理意识到,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劳工标准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企业讲究社会责任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虽然SA8000不是国际标准,但它已经利用了这一历史趋势概念,更重要的是SA8000已经成为跨国采购公司加紧对供应链管理和获取更大利润的管理工具,排斥SA8000便可能意味着他们的市场的丢失,所以他们惟有顺应历史的潮流,在跨国公司的要求下,推广SA8000认证,同时也期望能增强公司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维持和巩固其行业先锋的地位,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另外,在ISO9000和ISO14000等国际标准的影响下,一些非制造业的公司在错误的舆论导向下,误认为认证SA8000将与认证1SO9000和ISO14000一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应,以为可以向其客户和公众展示其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人性化管理模式,以便赢得公众和客户的更多亲睐,也积极申请SA8000认证,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通过SA8000认证,成为全球第一家通过SA8000认证的物业管理公司,随后2000年11月厦门金都物业管理公司也通过了SA8000认证,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也将SA8000标准运用到物业管理活动中,建立了SA8000社会责任体系。巴西一家从事餐饮服务的公司DE NADAI也通过实施SA8000标准吸引新客户。一些与消费品行业相关的咨询、进出口、零售业、废物管理、政府部门和其他服务行业也通过了SA8000认证,以求向客户展示其独特的优势。但是,从现在的现状来看,这些机构初期参与认证的愿望却大都不能实现,这不但与SA8000不是国际标准有关,还跟SA8000认证的具体操作等方面有关,更奇怪的是,在中国,大部分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根本就不敢宣传自己拿到了SA8000证书,那么很明显就无法向公众展现出其社会形象了.

   (二)、A8000在世界的进程

   自从SA8000于1997年8月问世以来,经过短时期的适应和推广之后,在西方一些民间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极力推动下,其发展进程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到1998年底仅有8家组织获得认证,然而,截至2002年8月26日,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这150家组织涉及28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这些组织中既有生产型企业、专业的贸易公司,也有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从企业的经营范围看,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安装、服务等各个方面。

   2003年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止2003年8月,全世界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259家企业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这259家组织涉及35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等。

   截止2004年5月20日,全世界共有40个国家或地区的400家企业组织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前三名的分别是:意大利为97家,占%24.3,中国为53家,占13.3%,巴西为51家,占12.8%。具体见:表3-1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机构数量分布表。 表3-1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机构数量分布表

Country 国别或地区 Number of Facilities 认证企业数量 % of Total 占总数比例
意大利 Italy 97 24.3%
中国 China 53 13.3%
巴西 Brazil 51 12.8%
印度 India 47 11.8%
巴基斯坦 Pakistan 26 6.5%
越南 Vietnam 26 6.5%
泰国 Thailand 9 2.3%
土耳其 Turkey 9 2.3%
波兰 Poland 8 2.0%
西班牙 Spain 8 2.0%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7 1.8%
法国 France 5 1.3%
希腊 Greece 5 1.3%
瑞士 Switzerland 5 1.3%
韩国 Korea 4 1.0%
菲律宾 Philippines 4 1.0%
英国 UK 3 0.8%
阿根廷 Argentina 2 0.5%
孟加拉 Bangladesh 2 0.5%
比利时 Belgium 2 0.5%
哥斯达黎加 Costa Rica 2 0.5%
以色列 Israel 2 0.5%
马来西亚 Malaysia 2 0.5%
荷兰 Netherlands 2 0.5%
罗马尼亚 Romania 2 0.5%
台湾 Taiwan 2 0.5%
美国 USA 2 0.5%
捷克共和国 Czech Republic 1 0.3%
丹麦 Denmark 1 0.3%
埃及 Egypt 1 0.3%
芬兰 Finland 1 0.3%
日本 Japan 1 0.3%
肯尼亚 Kenya 1 0.3%
毛里求斯 Mauritius 1 0.3%
尼泊尔 Nepal 1 0.3%
葡萄牙 Portugal 1 0.3%
斯洛文尼亚Slovenia 1 0.3%
南非South Africa 1 0.3%
斯里兰卡Sri Lanka 1 0.3%
叙利亚Syria 1 0.3%

   截止2004年5月20日为止,全球已经认证的400家组织主要涉及40个行业,主要包括服装、纺织、玩具、化妆品、家用器皿、化工、食品、交通、家具、农业、咨询、培训、食品服务、包装、清洁服务、电子、配件、建材、商业服务、能源、珠宝首饰、金属、鞋类、卫生、医药、塑料、社会服务、废品处理、、纸业、汽车、建筑、房产、运动器材、赌博、保险、印刷、安全器材和服务、纤维灰浆等。前三个行业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服饰70家,占17.5%;纺织33家,占8.3%;化学32家,占8.0%。具体见表3-2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行业分布表。 表3-2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行业分布表

Industry 行业 Number of Facilities 认证企业数量 % of Totals 占总数比例
Apparel 服饰 70 17.5%
Textiles 纺织 33 8.3%
Chemicals 化学 33 8.0%
Cosmetics 化妆品 24 6.0%
Transportation 交通 24 6.0%
Agriculture 农业 20 5.0%
Consulting / Training顾问/培训 18 4.5%
Food / Food Service 食品/食品服务 16 4.0%
Housewares 日用品 15 3.8%
Packaging 包装 13 3.3%
Toys 玩具 13 3.3%
Cleaning Services 清洁服务 12 3.0%
Electronics / Teleco 电子/通信 11 2.8%
Accessories 配件 9 2.3%
Building Materials 建筑材料 9 2.3%
Business Services 商业服务 6 1.5%
Energy 能源 6 1.5%
Jewelry/watches/clock 珠宝/钟表 6 1.5%
Metals 金属 6 1.5%
Footwear 鞋类 5 1.3%
Health Services 医疗服务 5 1.3%
Medical 医药 5 1.3%
Plastics 塑料 5 1.3%
Government 政府 4 1.0%
Metal Works 金属制品 4 1.0%
Social Services 社会服务 4 1.0%
Waste Management 废物管理 4 1.0%
Furniture 家具 3 0.8%
Industrial Equipment 工业设备 3 0.8%
Automotive 汽车 2 0.5%
Construction 建筑 2 0.5%
Real Estate 房地产 2 0.5%
Sporting Goods 体育用品 2 0.5%
Fitness Equipment 健身设备 1 0.3%
Gaming Activities 游戏活动 1 0.3%
Insurance 保险 1 0.3%
Paper 造纸 1 0.3%
Printing & Graphics印刷制图 1
Safety Equipment & Services 安全设备&服务 1 0.3%
Staffing 职工安置 1 0.3%

①说明:本节的5个表格中的资料是笔者自己从国外的某些机构的内部资料整理而成,原文全是英文,中国的地区和公司名字大都是拼音,在拼音翻译成中文时只能是音译,可能会存在错误,凡有误译者以表中的英文或拼音为主。

   全球已经认证的40个国家的400家机构中,所有工人已经有257,803人,工人最多的前三个国家分别是:意大利有50,609人,占19.6%;中国有41,766人,占16.2%;巴西有28,361人,占11.0%。具体见表3-3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工人数量分布表。 表3-3: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国别或地区工人数量分布图

Country Number of Workers % of Total
Italy意大利 50,609 19.6%
China中国 41,766 16.2%
Brazil巴西 28,361 11.0%
Vietnam越南 27,584 10.7%
India印度 23,073 8.9%
Pakistan巴基斯坦 13,186 5.1%
Philippines菲律宾 10,913 4.2%
Thailand泰国 7,452 2.9%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7,423 2.9%
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 7,315 2.8%
Turkey土耳其 6,648 2.6%
Poland波兰 5,457 2.1%
Kenya 肯尼亚 5,342 2.1%
Greece希腊 3,995 1.5%
Spain西班牙 3,340 1.3%
Romania罗马尼亚 2,800 1.1%
Mauritius毛里求斯 1,840 0.7%
Sri Lanka斯里兰卡 1,711 0.7%
Switzerland瑞士 1,710 0.7%
Bangladesh孟加拉 1,394 0.5%
Belgium比利时 1,016 0.4%
France法国 790 0.3%
Syria叙利亚 600 0.2%
USA美国 594 0.2%
Malaysia马来西亚 460 0.2%
Israel以色列 435 0.2%
Portugal葡萄牙 320 0.1%
Egypt埃及 300 0.1%
Czech Republic捷克共和国 207 0.1%
Japan日本 180 0.1%
Netherlands荷兰 176 0.07%
Finland芬兰 160 0.06%
Slovenia斯洛文尼亚 158 0.06%
Korea韩国 112 0.04%
South Africa南非 106 0.04%
Taiwan台湾 92 0.04%
Argentina阿根廷 79 0.03%
Nepal尼泊尔 48 0.02%
UK英国 44 0.02%
Denmark丹麦 7 0.00%

   在全球已经认证的40个国家的400家机构中,超过1000人的机构有67家,占17%,1-50人的有87家,占22%。具体见表3-4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机构的工人数量分布表。 表3-4 2004年5月20日SA8000认证机构的工人数量分布表

Workers Employed 雇用工人数量 Number of Facilities企业数量 % of Total 占总数比例
> 1,000 67 17%
251 – 1,000 117 29%
51 – 250 123 31%
1 – 50 87 22%
missing info 6 2%

   因此,SA8000自1997年8月诞生以来,在实际的推广和运行中呈现出迅猛之势。尽管无论从已经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规模,从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还是从申请SA8000认证的国家数来看,与没有参与认证的有关对象相比,在数量上只是占少数,但是如果从发展态势上来审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特别关注。首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对推行SA8000这种非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如此热衷?其次,SA8000会不会成为大型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中通行的潜规则?再次,在经济全球化、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手段越来越没有市场的今天,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排挤竞争对手,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极有可能借口甚至曲解SA8000的相关条款,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打压,达到遏止其经济发展的上升势头。最后,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申请SA8000认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非发达国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机构显然少得可怜,根据以上统计,美国只有2家,英国只有3家,更奇怪的是经常在国际会议上大声呼吁要把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德国却没有一家,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没有企业认证SA8000,而且据笔者调查,已经通过SA8000认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是与SA8000认证委员会的成员或SAI有密切关系的关联机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其工作环境和相关的法规普遍优于发展中国家。但如果参照SA8000的相关规定,难道它们的企业和相关组织机构就做得尽善尽美、不可挑剔?倘若如此,那么,对西方发达国家频繁发生的旨在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的游行罢工,该作何解释? 以上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SA8000企图成为国际标准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全作者:

   叶祥松: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黎友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

   全该文发表在《2004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黎友焕等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