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思考:正确对待财富

在民营经济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克服困难,努力发展的同时,不忘企业和本人承载的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扶危济困、回馈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寻找各种理由逃避社会责任,越轨运作、违规违法、拖欠工资、偷工减料、欺骗顾客、污染环境等,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准则,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有一件事给我的触动很深:我国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因为达不到欧美采购商的“社会责任”标准,而丧失订单。这其中可能存在贸易保护的原因,但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不难发现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课题:依靠传统的高强度、高能耗、低待遇、低成本的经营方式产生的竞争力,能否成为我们的一种永久的优势?我们现今的管理模式是否应该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是否应该更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企业的额外负担,而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确保安全生产、保护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等。大的方面,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城乡市场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有目共睹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为追求利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社会责任;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是社会责任;正确对待财富,富而思源,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也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思考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业尽力,发展量力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需要整合很多内外资源,企业如果没有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就不会整合到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没有以客户为责任目标,就不会与客户持续共赢发展,如果没有以员工为责任目标,就不会带来人力资源乃至整个企业的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息息相关的,经营企业不能只考虑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还要考虑信任和支持你的合作伙伴,考虑每天和你一起辛勤工作进退与共的员工,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不能仅仅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目的,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才是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二、人行正道,业走正路

邪不胜正,这个道理通行古今、横贯中西。

企业追求名利双收,无可厚非。但这里面“名”的确立,往往比“利”的收获要困难100倍!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违规违法的企业虽然是少数,但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我始终认为,规范个人行为、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诚信意识是成为一个企业带头人的先决条件和道德基础。只有企业主行正道,才能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商道即人道。世界500强、中国的百年老店,哪个不走正路能够兴旺发达,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企业想要有长足的发展,都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和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等,这是社会对每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企业主还应该时时刻刻教育自己的员工,提高其法纪意识、诚信规范和职业操守,共同完善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样企业才能越做越强,长盛不衰。

三、构建和谐,承担责任

我认为,民营企业首先应承担好企业自身经营的责任。只有把自身的企业做好才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国民营企业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主力军”的角色。但企业除了经济实体的角色之外,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社会的公民,它存在于社会,在社会中成长。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应该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应该在中国的文化、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带来更深刻和更广泛的影响。

企业在遵守法律和规范,维护道德和诚信,争取公平和公正前提下,特别要尊重和保障职工各项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全方位关心职工,妥善建立好企业主与职工关系,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在有条件情况下应主动回馈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帮助困难弱势群体,支持社会事业。为社会和谐发展尽自己一份责任。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和员工、和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作为一个非公经济体,尤其是较大型企业的运作和经营占用了很多社会资源,我们就更有责任要主动、积极、广泛地回报社会,用我们创造有形的物质财富,去丰富更多无形的社会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29F5)

(作者陈经纬 系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常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西方国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赵建军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如何对待其人力资源,如何对待股东、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如何对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等等。这些非经济利益因素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一起,成为政府和社会评估企业促进社会持续性发展的依据。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市场日益形成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市场需求链。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一个企业的单独行为,而是全球供应链包括制造商、供应商、采购商和品牌商共同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也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单独行为,而是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

目前,世界上一些国际组织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非常重视,并成立了相关机构和组织,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正在全球迅速扩展。如联合国2000年实施的“全球契约”计划,提倡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等4个方面的十项原则,目前已有290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加入全球契约。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雇主组织等,也都积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共识。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欧盟统一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欧盟就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00年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二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2001年,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提交了“欧洲企业社会责任框架绿皮书”,2005年,欧盟所有国家都制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2006年在布鲁塞尔发起“欧洲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法国等国都制定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行动计划。就法国而言,到2005年中期,加入全球契约的法国企业超过200家。法国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社会责任年度报告”,报告包括企业在其活动中考虑社会和环境的情况和后果。

尽管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规范,但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即依据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权力宣言》、《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以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宣言和原则,突出表现在尊重人权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一致性。如法国电力公司把尊重他人、保护环境、优良效率、团结互助、清正廉洁作为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准则;瑞典爱立信、沃尔沃等企业把善待员工、资源有效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生产者必须负责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再生或弃置的责任,将生产者责任向下游延伸)、与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供应商共同承担责任,作为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的一致行动。

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机制上通常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建立并完善管理体制。如欧盟一些国家设有企业社会责任大臣,企业设有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并成立相应的办公室宣传、执行、监督。其次是签订企业社会责任协议。像法国电力提出了22项服务承诺,包括尊重环境、信息透明、服务质量、节约能源、预防事故等,与集团各部门、各分公司工会进行谈判协商并签约。再次是定期指导、检查、反馈。

来源:学习时报

一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开创性调查

王梦奎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对于社会舆论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这是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所引发的社会现象。

在一般意义上,不能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毋宁说,当时企业是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作为政企不分重要表现形式的“企业办社会”,使企业承受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实行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着力点之一。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企业办社会”的状况已经根本改观。民营企业自不必说,新兴办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也是好的,只是在一些老的国有企业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现在的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导致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社会角色都需要有新的定位。现在是在新的基础上,也就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内制度基础,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企业理所当然地要追求利润,对投资者负责,但同时要对企业员工负责,依法保护员工权益,包括劳动条件、安全生产、工资福利和基本人权。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公有的、私有的或者合资的、外资的,都应该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实现劳资两利。国家要完善劳动立法,实行劳资两利的政策,建立“劳动者——投资者——政府”三方协调机制,支持工会组织在维护工人权益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企业还要对全社会负责,包括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和交纳社会保障等各项基金,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和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现在人们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愈益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有关。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潮流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由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率先发起的,现在已经影响到我国开放程度比较高的沿海地区部分企业,看来有继续扩大之势。中国企业界对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重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因为这和我们保护劳动者权益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要求有一致之处,也有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问题是,和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相伴随的,往往有附加于国际贸易条件的繁琐审查认定,有可能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过高的标准有可能成为其他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保护主义的口实,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些说词甚至有可能被利用来干涉我国内政,我们不能不有所警惕。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导致成本增加是难免的。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这种优势有减弱的趋势。土地价格上涨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极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的阶段过去了。制造业仍然具有低成本优势,但并不像工资差距反映的那么大,因为低工资往往是和低生产率伴生的。城市熟练工人普遍紧缺,局部地区普通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水平上涨。人民币升值也会削弱劳动力便宜的优势。随着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和比我国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比较,我国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优势减弱是必然趋势,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工资成本提高会减少企业利润,但劳动者素质提高与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和谐与企业形象的改善又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现阶段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要体现发展和改革成果全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同时要体现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于新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经济全球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对于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浪潮,我们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对于中国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企业界、理论界、社会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编辑出版的这本《企业家看社会责任》,为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参考。特别是作为本书第一篇的专题调查报告:《企业家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问题和建议》,是该调查系统根据对涵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等等——的企业家4633份问卷答案整理而成的,是一份具有开创性的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和企业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认知。确乎如报告题目所标明的,这是企业家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不论作何种是非判断,都是当今社会值得高度重视的事实。我读后得到不少启发,相信其他读者也会从中获益。

《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4月出版

定价:68.00元

(本文是作者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的《企业家看社会责任》所写的序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是社会本位及社会利益的鲜明体现

企业对利润无止境的追逐经常导致社会经济衰退、市场混乱、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资源浪费诸多问题,另外,社会自身机能的失调亦常常引发贫困与失业、社会不公、人口过度膨胀、吸毒与犯罪、种族歧视、地区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有碍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面对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及企业所处社会的自身问题,人们开始对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

由此,作为一种法哲学原则,社会本位较之个人本位或权利本位日渐更受青睐。在社会本位之下,企业行为已超越单纯的经济性质而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企业及其行为的价值已不仅仅体现为增进微观利益,其经济价值只有符合或有益于社会的整体功能与利益才能得到充分肯定,当注重将社会整体功利的政治、伦理意识上升为一种法哲学思想之时,社会利益便将在立法中得到偏重。因此,基于对企业在社会生活中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以及对利润最大化绝对一元主义的摒弃,主流观念日渐认为企业的角色定位不应仅仅限于成为一种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是除此之外,还应成为实现社会整体福利增进的实体。观念的转变引致立法的变革,于是,各国立法界将强化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作为其努力的重要层面,并基于各自经济、文化、道德诸多因素的差异,而在实践中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分别赋予不同的形式与内容。至此,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业已成为社会本位与社会利益及其之下社会文明状态的一种鲜明体现。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关系责任

关系责任意指一方主体基于其与他方主体的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负有的责任,其实质是一种义务。在社会本位之下,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与雇员、消费者、出资者与债权人、政府及企业自身所致社会影响的承受公众之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种直接关系,与此同时,企业还会与社会自身问题的承受群体发生某种间接的关系,因此,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的相对方为涵盖企业的雇员、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的出资者与债权人、政府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资源、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受益公众等多方群体的社会系统。

而且,根据企业与其责任相对方关系的不同,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尚具有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两种性质的区分。前者作为对企业的强制性约束,以国家的法律与法规作为其履行的保障,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出资者资产的保值与增殖、按期还本付息、依法纳税等均属此列。后者则未经法定化而由企业自愿履行,它是法律与法规之外对企业提出的更高道德要求,扶贫、助残、济老与救孤等社会公益事业均系属此类。

作为企业对社会负有的一种关系责任,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有时仅仅体现为单纯的法律责任或道德责任,有时却是二者的统一。例如,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标准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是企业的法律责任,而企业按照比环境保护法的要求更为严格的标准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则是其道德责任,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环保这一具体的社会责任形式。

我国企业尚须进一步加强其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理论争论与企业实践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此的理论与实践均显得相对滞后与不足。其一,应进一步推进关于企业在经济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探讨与调查,加强宣传与舆论引导,消除企业家在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上的误区,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其二,加快建立健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加强企业自律及社会公众、行业协会对企业的监督,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与监督机制;其三,逐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化。

(作者 严若森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企业的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一样,其生存和发展有赖于其良好的社会关系。企业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管理学里被称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从传统意义上理解,企业是一个经济体,它的主要任务是代表投资者的利益,从事创造价值、增加利润的活动。这样就企业公众关系而言,股东、消费者就是其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感觉到,影响企业目标和任务实现的公众不仅仅是股东和消费者,社会上更多的其他公众同样也是其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媒体、社区、员工,等等。

如果说企业的公众可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可为经济层面,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另一类可为社会层面,其主要与企业的社会效益相关。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社会公民”,除了要面对市场,更要面对整个社会。为此,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注重企业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经济力”和“社会力”正共同构成企业的“竞争力”。

按照国际惯例的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大体有这样几部分的内容:企业对投资者或股东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公共设施使用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企业对社区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性事业的社会责任。

但是对这些社会责任的认识,有其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应该说,发展到今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尤以对社会的整体贡献,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日显突出,所以企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光明日报主办的“光明公益奖”,对一批跨国公司在中国社会公益行为予以彰显和宣传,令我们感受到了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以承担其全面的社会责任,支持当地社会的公益事业,融入中国社会的努力。

综观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公益表现,我们可发现其中一些基本的规律。这里我们不妨以“光明公益奖”的获奖企业中国三星集团作为一个个案进行解析。首先,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源于其价值观。如:三星集团领导人的“分享经营”理念,即将三星集团的经营成果分享给当地社会困难的人群,强调贡献社会是企业的最高美德。一个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社会公众的信任,而得不到信任的企业必将无法生存。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理念的引领下,三星在中国由三星中国更名为中国三星,提出了做“受中国人民爱戴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实践着其融入中国当地社会的愿景。

其次,企业视社会公益活动为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即它是一种信誉投资,是与企业的经济目标相兼容的重要企业活动。中国三星集团将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其在中国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将自己的经营成果通过社会公益活动真诚地与社会分享,适度反馈于社会,树立一个让中国广大社会公众所信赖的良好企业形象,从长远来说,是企业与社会共赢的举措。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是企业额外的负担,更不是作秀炒作包装,它是企业经营良性的循环。

再者,企业一般会选择当地社会所重点关注的领域,当然也是企业力所能及的领域,来展开其社会公益活动。中国三星集团通过开展“一心一村”的活动,支援中国农村的建设。从去年9月至今,在中国各地的中国三星企业已经有31家各自与当地的农村结缘,中国三星集团的员工通过帮助环境改善、传授新技术、农产品直接购买、医疗援助、促进文化水平提高等方式,亲身参与了中国农村建设。这里有三星在韩国“一社一村”支援农村的传统,也有韩国城乡发展的历史经验,但更有中国三星集团对中国社会的深刻了解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远见卓识。

企业公共关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企业的成长、社会的和谐、人类的进步。公共关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没有公共关系的痕迹,超越公共关系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全面和终极的目标。

(作者郭惠民 为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