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企业社会责任

吴刚(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其中,安全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包括对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制订危机预案,并配备事故后污染处理的设施和能力;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小等方面。

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整体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安全生产措施不落实造成的。不少措施只是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口头上,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有些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造成的。一些企业的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不少职工缺乏安全生产培训,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还有些企业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员工、消费者的责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观念落后,仍然走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道路,没有把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而是一味地增强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忽视了对社会、环境的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企业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所有企业都必须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搞好职工培训;都应当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要遏制住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实现安全生产稳定好转,企业责任重大,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不折不扣地落实相关安全生产措施,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

一是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这既要靠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和自觉性,同时也要靠政府和社会从外部给企业压力和推动力。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职情况的考核。

二是企业要做到有法必依。目前,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所组成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正在形成,关键在于贯彻执行。

三是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大量的责任事故多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多是管理混乱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打牢安全生产基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依法实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制度,煤矿等高危行业主要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要依法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严格执行任前培训制度。

四是要强化企业自律约束。强化企业自律约束就是企业从内部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对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进行自我规范、约束和控制。企业自律约束是企业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行为。具体说,首先要提高企业道德标准。企业自主地制定高标准、高水平的道德目标,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高标准、高水平的企业道德目标,可以提高企业道德建设的层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要实行企业道德建设的内部制度化。在企业内部组织和行为中,导入正确的道德判断基准,作为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制度,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此外,还要在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工作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首先,要严格监管。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等都要严格履行职责,对企业依法实施监管,加强考核。其次,要实施有效的指导。要通过调查研究,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各类企业的安全基础管理发布行之有效的指导意见。第三,还要有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定期公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名单,使不法企业和不法行为无藏身之处。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企业社会责任不容推卸

原国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微型果冻噎死人的事件披露后,相关企业显得很“无辜”,称事件祸首是“果冻标准不完善”,而很不乐意反省自身:频发的事故咋就没能引起重视?为什么连最起码的“可能造成窒息”的提示都懒得标识?

这种表现不是个别。在前不久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中,包括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涉红”企业不是认真检查生产程序是否规范,对原料抽查化验机制是否健全,而是匆匆宣称其产品不含苏丹红。当质检部门在其产品中发现苏丹红后,又踢皮球似的把责任推到“供货商对原料把关不严”上。

种种迹象表明,当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发生矛盾时,一些企业往往片面地追求企业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故意逃避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是企业的生长环境,离开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香港国际投资总商会会长许智明就呼吁:企业家不仅要懂得怎么去赚钱,还要知道怎样去花钱,企业家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前不久慈善家排行榜的发布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主办人胡润说,评出一个慈善座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告诉社会:只有融入了社会责任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现象仍很普遍。这里除了企业对履责存在错误认识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对逃责、避责进行约束和处罚。

企业担负社会责任需要规范的法律约束机制。企业在发展初期,其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十分有限,意愿不很强烈。有关政府部门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身份,以法律的形式,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完善和出台一整套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让企业不能避责、不敢逃责。

要让企业明白“社会责任不容推卸”的道理,还需要建立社会监督体系,这就要发挥新闻媒体以及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工会等社会群众团体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监督企业承担责任的社会环境。为此,要重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舆论监督,加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典型的报道,肯定善的行为;加强对不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谴责恶的行为。同时,应该通过建立企业社会信用和道德评价制度,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09日 第十六版)

“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刘新民  (作者单位:中央政研室经济研究局)

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标准,是1997年公布的全球第一个有关企业道德规范的自愿性国际标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订单中加入社会责任条款,要求企业必须接受并通过社会责任审核才能进入电子订单系统,有些跨国公司明确提出,供应商必须通过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才能获得订单。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认真分析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社会责任标准的主要内容

社会责任标准的宗旨是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权、劳工权益和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劳工权益是核心。具体内容包括:

一、 核心劳工标准

(一) 童工。公司不应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应与其他人员或利益团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儿童和应受当地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将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下。

(二) 强迫性劳动。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三) 自由权。公司应尊重所有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

(四) 歧视。公司不得因种族、社会阶层、国籍、宗教、残疾、性别、性取向、工会会员或政治归属等而对员工在聘用、报酬、训练、升职、退休等方面有歧视行为;公司不能允许强迫性、虐待性或剥削性的性侵扰行为,包括姿势、语言和身体的接触。

(五) 惩戒性措施。公司不得从事或支持体罚、精神或肉体胁迫以及言语侮辱。

二、 工时与工资

(一) 工时。公司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经常要求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8小时,并且每7天至少应有一天休假;除在短期业务需要等特殊情况下,每周加班时间不超过12小时;应保证加班能获得额外津贴。

(二) 工资。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应低于法律或行业的最低标准,并且必须足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员工方便的形式如现金或支票支付。

三、 健康与安全

公司应具备避免各种工业与特定危害的知识,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四、 管理系统

公司高层应根据本标准制定符合社会责任与劳工条件的公司政策,并定期审核;委派专职的资深管理代表具体负责,同时让非管理阶层自选一名代表与其沟通;建立适当的程序,证明所选择的供应商与分包商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影响

社会责任标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工标准之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看是弊大于利,从长期看是利大于弊。

一、 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一) 有利于改善劳资关系。尽管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工权益的保护有比较具体的规定,但由于管理滞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一些企业违反《劳动法》、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如一些企业非法雇佣童工、收取职工押金、侵犯工人人身权利、超时加班加点、拖欠职工工资等;一些地区工伤事故不断,中毒案件屡有发生,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社会责任标准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的制约,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标准,就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改善我国比较紧张的劳资关系。

(二)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把推行社会责任标准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杠杆。国内外的实践都已经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长远的商业利益。如沃尔玛坚持用社会责任标准审核其供应商,做到了世界第一位。因此,从长远来看,推行社会责任标准必将促进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责任标准把人本管理、商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标化,使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有了可操作的量化标准,从而也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二、 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一) 产品出口受阻或者被取消供应商资格。社会责任标准具有贸易保护的性质,有可能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家乐福、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对其供应商进行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世界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已经在广东的深圳、东莞和福建的莆田等多地设立了专门的劳工监督小组。美国商会的调查也显示,目前,有50%以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社会责任标准实施,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自1997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许多企业因为不合要求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二) 降低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服装、纺织、制鞋等行业的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工作时间较长、职工福利较低、生活环境较差等现象;而这些企业利润空间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这些企业要达到社会责任标准,不仅要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而且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何况要获得社会责任标准认证,还需要给认证公司支付相当数额的认证费。这样,就必然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削弱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三) 降低我国的比较优势。一旦实施社会责任标准,我国劳动力优势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丧失,对外资的吸引力将有所降低,跨国公司也会担心其分包商不能达标而不愿来我国投资,从而对我国吸引外资产生消极作用。应对社会责任标准的建议

尽管近期内出台全球统一的社会责任标准的可能性不大,但社会责任标准一直在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并已被许多跨国公司和一些国家的进口商协会采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趋利避害,把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 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谈判。积极关注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态势,在世贸组织的协商机制和框架下,主动参与全球社会责任标准的研讨和起草活动,在未来的标准中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具体国情,妥善处理把劳工、人权标准与贸易挂钩的问题,力争减轻国外行业标准对我国的实际影响。

二、 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早在10年前,我国就颁布了《劳动法》,为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此时诞生的《劳动法》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制定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所有制形式及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同时,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单项法的立法也非常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法》的可操作性。为此,要加强国际劳工标准特别是核心劳工标准的研究,吸收其合理成分,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同时,要抓紧制定《劳动监察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集体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单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法体系。

三、 积极改善国内劳工条件。充实劳动监察机构,加强劳动监察力度,查处违法行为,减少社会责任审核的口实。特别要加强对社会责任运动重点关注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劳动监察,及时公布劳动监察结果。加强正面宣传,准确反映和传递我国劳工权益保护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情况。合理借鉴社会责任审核中的具体方法,完善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广泛吸纳工会、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参与,逐渐建立起开放的、有社会代表性的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提高出口产品的劳动工资成本,改善中国工人的劳动待遇。支持国内企业改善劳工条件,必要时提供培训、资金等方面的资助,对企业在改进劳工条件、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投资给予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四、 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出口企业应尽快调整现有的竞争策略,努力增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着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加大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关键设备的力度,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五、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应当对社会包括相关利益方承担相应责任,这是对社会应该做出的回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所以,我国企业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一是认真研究社会责任标准中的合理成分,提出我国企业应当承诺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尽快制定我国社会责任标准或技术规范,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依据。二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职工待遇,尽量将社会责任标准中的合理要求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之中,并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三是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来源:经济参考报

SA8000,社会责任认证的经济影响

詹俊 余玉苗

随着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日益重视和“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契约”观的形成,SA8000(SocialAccount ability8000)这一新的企业认证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并已对我国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急需加以研究和认真应对。

SA8000是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现改名为社会责任国际(SAI ) 制定的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作为全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现行标准涉及童工使用、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管理体系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自2004年5月1日起,该认证在欧美一些国家强制推行。

SA8000的兴起反映了现代企业存在价值的演进。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中自利的基本经济组织,其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十分强调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企业也已注重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然而长期以来,企业对员工的权益却关注甚少。在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的发展中国家,因就业压力大、经济发展急迫等因素的影响,对员工权益保护不力的问题尤其严重。

时至今日,企业已逐渐成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因此,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受到社会发展目标的约束。考虑到不断加重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加大了劳工标准与贸易的结合力度。SA8000的提出就是将抽象的道德与精神指标化,将以往易被企业忽略的员工福利问题明确化,对员工的基本权益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从短期来看,推行SA8000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进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各国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据估计,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30-1/50。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强的竞争力。在我国现阶段,不少企业存在着员工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劳动环境差等现象,因此,要达到SA8000标准认证的要求,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加以改善,这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大大削弱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最终降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这一角度来说,SA8000认证的推行将对我国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构成新的贸易壁垒,甚至会直接威胁一些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得新的订单。

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SA8000认证的实施和引入将对我国企业和国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它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加强对员工权益的保护。执行SA8000认证标准,一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了当今的管理潮流。另一方面,将抽象的道德与精神予以指标化管理,也改善了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即可以保障员工的权益,维持良好而稳定的劳资关系,增进员工的忠诚感和归属感,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留住熟练员工。其次,它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转型。企业即使未受到SA8000标准认证的冲击,我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是很难永远保持的。企业虽然利用廉价劳动力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但仅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企业将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无法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建立在低劳动力成本基础上的行业市场进入壁垒低。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同样拥有充裕廉价的劳动力,这类国家的企业较易进入这些行业,对我国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势必会不断上升,这也使企业很难再拥有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最后,它还有利于企业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参与SA8000认证,无疑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社会和品牌形象,帮助企业赢得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进而在长期内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商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企业家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2

履行社会责任与回馈社会

郭广昌(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一个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一定会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企业虽然也创造了利润,但是没有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没有社会提供的广阔平台,企业就不可能获得发展。

郭广昌的话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了一道很好的证明题。企业的发展会占用很大的社会资源,但是企业的盈利却不一定会对所有的贡献方都有所回报。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将股东之外的社会各方也纳入到回馈的范围之内。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会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和社会实体,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这种特殊的地位使得企业无形中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能量。企业有责任看到每一个人从其企业的行为中获益。企业控制大量的资源,他们的行为会对人们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就有合理使用这些资源的义务,使企业的行为对整个社会都带来有益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郭士纳(IBM前任董事长):好的企业在慈善活动中仅仅捐钱是不够的,那只是一种低绩效的行为,他们的资源和管理方法和其他的能力所带给慈善事业的东西和金钱几乎一样重要。

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仅仅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那么企业在选择所投入的社会项目和主题上,会显示出很大的随意性,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关联性。如果我们考察著名跨国公司的社会行为,我们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盲目的进行慈善捐款,也不是仅仅开出支票,而是选择少数适合自身价值的战略性重点领域。也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迈克尔·波特也曾说,企业应该做出比简单的开支票更有价值的努力。因此,企业赢得尊敬的惟一方法就是发挥自身优势,为人所不能为。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重在示范与辐射

陈天桥(盛大网络公司董事长):以前,由于我个人的理想主义,我们捐钱都不想让别人知道,这种做法可能有失幼稚。因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应该通过你的行为,使别人认识你,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去关心社会的热点,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真正做一些事情,来支持这个社会的发展。创造财富很重要,但社会责任同样重要。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但企业社会责任离“深入人心”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中,优秀企业除了要对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国民福祉的增加贡献力量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的“社会责任”,就是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企业群体,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一个企业的影响力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一个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应该力求对社会带来积极的辐射效应。整个社会也都应该以一种开明的态度看待企业的社会参与,学习优秀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做法,不能一律将其看作“沽名钓誉”的一己行为。

(刘伟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研究部主管)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