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6000颁布及我国企业的应对思路

作者:黎友焕,路媛

    2010年11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正式发布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ISO 26000:2010, 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ISO 26000)。也就是说,ISO26000已经成为继ISO9000和ISO14000之后的第三个国际标准。

一、ISO 26000简介

    ISO 26000是由ISO社会责任工作组(The ISO Working Group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 ISO/TMB/WG SR)负责制定,由巴西技术标准协会(ABNT)和瑞典标准协会(SIS)共同担任ISO/TMB/WG SR的主席。标准的制定人员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并且代表着6个利益相关方:政府、企业、劳工、消费者、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和服务、技术支持、科研及其他,以确保各方利益相关者均衡的可能性。

   截止到2010年7月,ISO/TMB/WG SR包含了99个ISO成员国(其中,包含83个参与国和16个观察国)、42个联合组织和4个内部联络组织,总计450名专家[1]。ISO 26000主要分为七章,以简练、精准的语言阐述了与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相关的众多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 范围:定义ISO 26000的范围,并确定某些限制性因素;

   2. 术语和定义:定义和提示理解社会责任和使用ISO 26000的专业术语;

   3. 社会责任的背景:阐述影响社会责任发展并继续影响其性质和实践的因素、条件和重要问题。同时明确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社会责任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应用于组织,以及就大中型组织运用ISO26000进行指导;

   4. 社会责任原则:介绍和解释社会责任的原则;

   5. 社会责任两种基本实践:组织对其社会责任的辨识和识别利益相关方并促其参与;

   6. 社会责任七个核心主题:组织管理、人权、劳工操作准则、环境、公平运作实践、消费者问题以及社区参与和发展;

   7. 组织贯彻社会责任指南的方法:提供将社会责任融入到组织实践中的方法,包括:理解组织的社会责任、贯彻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沟通、提升社会责任的可信度、审查和改进组织的社会责任实践以及评估自愿性社会责任等。

二、ISO 26000带来的困惑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均为自愿性标准,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世界各国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用ISO 26000。ISO 26000特别强调各种形式或性质的组织都要尊重人权、关心员工、爱护环境、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为社会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等,这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现实意义。但是,ISO一再强调: ISO26000的性质只是一项为包含政府在内的所有组织提供行动指南的国际标准,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不适用于第三方认证,任何关于ISO 26000的认证或符合性声明都应视为对该标准的误用。此外,ISO26000 也不能用于法律规定、采购及合同约定。ISO 对于ISO 26000性质和制定目标的这一系列声明,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各界留下了一系列的困惑和不解。

   ISO 26000不支持第三方认证,那么ISO如何界定一个组织是否达到了ISO 26000关于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ISO 26000不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实施的法律,作为一项国际标准,虽然对各种相关组织存在一定的拘束力,但是没有国家强制执行力作为后盾,如何保证这些组织确实履行了有关于社会责任的义务?再者,ISO虽然决定该标准不适用于认证,但是无法保证其它相关组织是否会利用该标准开展认证或认可活动,甚至会借此进行盈利活动来谋取衍生利益。此外,由于各国或者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差异,而这些差异无疑将对ISO 26000的实施会带来一系列更为错综复杂的问题。ISO 26000将如何应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其发布之日起便成为了社会各界困惑的问题。

三、中国应对ISO 26000的策略

    ISO 26000的实施,以及带给我们的困惑和不解,都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思考。一方面,国际社会责任探讨的焦点已经从是否应该实施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转移为如何实施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另一方面,社会责任不再局限于产品、服务和技术等传统领域,已经延伸到劳工、人权、环境等敏感性问题。因此,我国应当重视ISO 26000即将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冲击,尽快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ISO 26000的研究、培训及普及工作

   由于目前,社会各界对于ISO 26000还远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加强对ISO 26000研究力度和有关人才的培养,正切推动其正面精神,使社会各界了解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趋势,树立危机意识,自觉提高社会责任标准,严格履行ISO 26000。此外,还应当加强ISO 26000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让我国相关企业全面了解ISO 26000的内容、性质和制定目标,既要正切认识ISO26000,更不要歪曲其有关理念和精神,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ISO 26000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以ISO26000为标准,端正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思路

   ISO 26000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将会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生产和出口以及管理方式,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将加快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步伐。我国企业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但由于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不尽相同,各地区、各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又存在巨大的差别,导致我国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不少企业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借口,到处作秀;不少企业社会责任评奖以收费为依据;不少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空话套话连篇;等等。因此,我国各类企业应该以ISO26000为标准,针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特点,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责任运动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全面推广社会责任体系建设

   包括政府在内的我国各种组织,都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客观存在性。特别是我国出口企业,应当积极相应国际社会责任运动的号召,自觉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注重环境保护,提高技术水平,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优势的增长方式,走科技型、质量型、口碑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整体上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体系。

(作者:黎友焕:经济学博士,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企业社会责任杂志社社长,中国ISO26000评估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路媛:《企业社会责任》杂志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