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作者:黎友焕、赵景锋

   内容摘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政府、经济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枢纽性工作。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预示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方式将发生重大的改变,即企业的发展目标、增长方式、利润观念、与资源的关系、产品成本优势来源、发展要素、收益趋势等方面都将产生新的变革。

   一、在首要目标上,由求生存到求发展

   “企业只有先生存下来了,才能寻求发展”,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普遍思维模式,已成为企业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其理论渊源是古典经济学中的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和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然而,这种在传统经济时代有效的演进逻辑,在现代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却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因为,在传统的经济条件下,市场相对较封闭,竞争不够激烈,企业与环境、社会的互动程度还不十分强烈,企业的生存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其他的企业短期内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存,因而企业不发展也有生存的可能,必然是可以先求生存再图发展。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规则理性、制度规范和程序公正的社会新环境中,企业除了应对市场的全方位竞争之外,还要恰当地处理企业与社会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一旦出现不和谐关系,便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在成立开始便无法回避其社会责任,要从发展的战略高度超越生存目标。乔治.恩德勒(Georges Enderle)就说:“无论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基本的伦理规范都是任何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准则;较高的道德水准对于经济的繁荣和持续的经济成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果再按传统的“先生存,再发展”的演进逻辑进行经营管理,企业不仅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连基本的生存目标也难以维持。 

   二、在增长方式上,由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

   我国企业历来普遍偏重“量”的增加,往往以低成本、低价格、低附加值赢取市场优势,严重忽略了企业“质”的发展。这种以牺牲环境和忽视人力资本为代价的传统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以数量增长、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劳动保护、人文关怀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外延式扩张是一种粗放的经营模式,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内涵式扩大增长方式,通过改革创新管理制度,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过去企业由于普遍认为创新管理制度和改革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是类似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会增加管理的成本,因此回避内涵式而趋就外延式发展,但是,在目前社会提倡人文精神的今天,外延式发展已经受到了抵制,内涵式的发展却能快速提高竞争力。比如,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就成为正比,“一些问题乍看上去只与成本有关,经过仔细研究和假设投资分析后,这些问题证明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机会。就像‘质量成本’经常证实为负一样,提高质量的花销,‘与环境和睦’生产过程的成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经济利益。”(Christopher D Ittner,2992)《财富》在对1000家公司的调查中发现,95%的被调查者坚信在今后的几年中,他们必须采用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行为以维持他们的竞争优势。(J. Bamford,1993)

   三、在盈利观念上,由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到追求企业、社会利润最大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贸易规则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打破了国际社会的传统利益格局和调整机制,加剧了社会矛盾,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出现了强烈互动,企业作为主要社会主体的重要功能被大大释放,同时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强。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为创造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而努力。“决策和行动的采取,至少部分地要考虑企业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以外的原因。”(Keith Davis,1960)消除贫困、促进社区发展、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维护职工权益被有远见的企业家们视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中,企业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显得过于狭隘和自私,而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承担社会责任是当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条件,美国“由200家最大企业的领导人参加的企业圆桌会议,在其1981年的“企业责任报告”中指出,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不矛盾的。“(乔治.斯蒂纳(Georg A.Steiner)约翰.斯蒂纳(John F.Steiner)也就是说,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等等。

   四、在低成本优势的来源上,由压低工资到管理方式创新

   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关注的是成本和利润,仅把人视为一种创造财富的“工具”,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利用”,把人简单地当作资源来利用,而忽视人的社会性,对“自动人”、“复杂人”的作用视而不见,任意侵害员工权益。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的“民工荒”现象表明,单纯依靠低工资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已经不可取,工资在成本优势的来源作用已经大大削弱,廉价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的价值地位也不断降低。迈克•波特(Micheal. E. Porter, 1990)早在《国家竞争战略》中明确指出,“竞争力与廉价劳动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产业竞争中,生产要素非但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其价值也在快速消退中。” R•爱德华•弗里曼和小丹尼尔•R •吉尔伯特(Freeman, R. Edward,Daniel.R. Gilbert,1982)在评价《追求卓越》一书时也指出:“优秀企业的秘诀在于懂得人的价值观和伦理,懂得如何把它们融合到公司战略中。”“这场卓越革命的基本伦理是对人的尊重。这是企业关心顾客、关心质量背后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优秀企业难以置信的责任感和业绩的关键。”因此,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应该构建在高科技应用和科学管理上,企业承担合理的社会责任就是科学管理的重要表现,是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它将改变了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过去主要依靠降低劳动力成本转变到提高管理效率,从过去与职工的对立利益分配关系转变到共同利益分配关系,从过去轻职工重生产转变到以依靠职工的生产热情和工作激情来提高生产率,重新设计成本和生产经营流程。

   五、在提高竞争力的要素上,由有形资源到无形资源

   在现代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致胜的关键不再取决于物资、设备、厂房等有形资源,而更多地依靠技术、人力资本、品牌价值、社会美誉度等无形资源。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佩因(Lynn Sharp Paine,)认为:“一套建立在合理的伦理准则基础上的组织价值体系也是一种资产,它可以带来多种收益。这些收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功效、市场关系和社会地位。”责任与竞争力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生共存,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可能有竞争力。企业在强化自身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拥有良好的文化机制和较高的创新水平,也能够提高应变能力,有助于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形象和声誉也不断得到提高。企业承担多元社会责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戴维•J•弗里切(David J. Fritzsche)也认为,“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上讲,道德的行为都是商业长期成功所必须的。宏观理论主要考察伦理学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不道德行为会扭曲市场体系,导致资源配置低下。微观理论考察伦理学对单个企业的重要性,不道德行为会导致长期经营成果下降”

   六、从收益的趋势上看,由成本增加到边际收益递增

   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虽会增加经营成本并对短期内的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不少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存在避拒的心理,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成正相关的关系, 而不是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其利益, 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高销售量和忠诚的顾客群, 从而提升财务业绩, 所以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自身的发展是一种机会。众多的研究成果显示: 企业越注重社会责任, 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可提高业绩, 这就做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传统经济学有一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时,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最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会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但是,企业用于社会责任建设的投入并不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初期的投入可能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多少收益,反而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随着投入累积到一定时点上,企业社会责任的投入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增,而且越来越具有规模效益和长久利益。普雷斯顿(Preston)和奥班农(O,Bannon)对这一关系做过认真的研究。他们仔细分析了美国67家大公司1982-1992年的有关数据,继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美国大公司而言,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 Christopher D Ittner, The Economics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Cos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DBA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2
3. J. Bamford,“Changing Business as Usual,” Working Woman, November 1993, pp.62
4.Keith Davis,“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Spring 1960,p.70
5. [美]乔治.斯蒂纳(Georg A.Steiner)约翰.斯蒂纳(John F.Steiner)著,张志强、王春香译,企业、政府与社会[M]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33页
6.Micheal E. Po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0.
7.R.Edward Freeman and Daniel R.Gilbert, Jr., CorporateStrategy and the Search for Ethics,p.5,p.69
8.〔美〕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9.〔美〕戴维•J•弗里切.商业伦理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10.Lee E.Preston and Douglas P.O’Bannon,”The Corporate Social-Finan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A Typolgy and Analysis,”Business and Society 1997.(Vol.36,No.4,December),419-429.